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rrycha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意识形态一词自诞生以来,一直受到诸多学者的关注,是学术界研究的话题之一,进而对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研究也越来越广泛。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对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掌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在我国话语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但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网络新兴技术的兴起、世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在面临机遇时又受到严峻的挑战,其控制力、吸引力、影响力、认同度受到削弱,话语权危机逐渐显现。如何抓住机遇、克服挑战、化解危机,有效建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已然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探索有效的路径,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  本课题在借鉴前人优秀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分析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面临危机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路径。首先,阐述本课题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阐明本课题的主要内容、难点、创新之处及研究方法。其次,梳理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等相关概念,分析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在中国的历史演进,在此基础上,说明掌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重要意义。再次,论述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危机表现及产生危机的原因。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社会整合危机、政治合法性危机、社会道德危机是其主要表现,并从西方社会思潮、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自身建设等方面分析产生危机的因素。最后,论述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路径选择。切实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时俱进;必须加强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增强话语权的物质基础,丰富文化资源;必须利用新媒体创新宣传方式,建立与完善网络平台;必须将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两者相结合,以此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
其他文献
自1980年代以来,中国乡村社会掀起了一场广泛的民间宗教信仰重振和复兴热潮。在这个过程中,女性信众表现得尤为突出,她们对于求神拜佛,烧香祈愿的热情远高于男性。那么,女性何以会
学位
喇嘛教即藏传佛教,自十三世纪开始向蒙古地区传播,在蒙古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不同于其他的宗教,喇嘛教在它传播、繁衍初始就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受到统治阶级的极力推崇。同
学位
流动人口是在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特殊群体,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我国流动人口规模的不断增长,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家庭化的举家迁徙成为其中最为显著
全球政治是一种有别于世界政治和国际政治的新型政治。1全球政治下,政治关系在时间和空间上不断扩展,政治权力和政治活动跨越现代民族国家的界限不断延伸,世界同渐构建成一个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