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金融危机地我国金融法治的启示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ll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肇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从2008年起,迅速演变成20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此次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我国的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也均遭拖累。为防范金融风险、化解金融危机,更好地发展金融业,就惟有加强金融法治一途。虽然我国的金融法治建设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不少不足和隐患,如金融法治理念不强、金融法律体系不完善、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机制不健全、金融监管制度有待改善等。  本文从介绍此次危机的重大影响入手,着重分析比较了造成此次危机的各种因素,其中美国人超前消费的行为方式和相关金融机构、信用评级中介的贪婪是其社会基础,而美国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则是危机爆发的导火索,但究其根本原因却是美国金融体制的弊端和法律监管的失当。以此为基础,结合我国的金融法治现状和美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本人认为,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法治建设具有如下重要启示:一是应规范救助行为,二是应完善金融立法,三是应加大依法监管力度,四是应强化金融信用制度,五是应完善金融消费者的保护制度。
其他文献
自然法思想在经历了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萌芽以及中世纪基督教的洗礼之后,以霍布斯为代表的近代理性自然法思想可以说在十七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霍布
【摘 要】 社会的不断进步,英语在日常生活也变得十分重要,人们不再需要的是hello、bye这么简单的词汇,初中英语更是有备受瞩目,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是这个社会的一种趋势。本文由古代的孔子引申到现代,先是讲因材施教的原因,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层次教育更加重要,然后具体提出了因材施教的策略,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们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因材施教 个性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