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05方案”提出要切实改进“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方式和方法要努力贴近学生实际,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05方案”实施以来,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思政课”教学方式和方法改革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目前,学界普遍认为在“思政课”中开展研究性学习能够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探讨研究性学习对“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影响,将有助于促进“思政课”的教学改革。本文以云南大学“思政课”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运用教育实验和质的研究方法,分析将研究性学习运用到“思政课”教学之中对教学实效性产生哪些影响,影响的结果如何。经过实证研究与分析,发现将研究性学习运用到“思政课”教学之中能够提高“思政课”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具体表现在课堂状态的积极变化、教学满意度的提高以及学习效果的增强,但对思想、价值认同的影响并不明显。研究的结论表明,“思政课”教学方法的变化是影响大学生对“思政课”的态度的关键因素,教学方法通过改变教学内容的展现形式和课堂氛围从而影响大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进而影响大学生的学习效果。研究性学习一方面是通过改变教学内容和课堂氛围,从而影响大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进而影响“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是通过激发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研究性学习过程深化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进而影响大学生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接受度。因此,研究性学习是可以而且应该广泛运用于“思政课”教学之中的。在“思政课”中开展研究性学习要遵循确立目标、关注过程和评价教育的原则,并充分发挥教师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的作用,才能确保研究性学习在“思政课”中运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