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钱锺书《管锥编·周易正义》为切入点,试图具体深入地探讨钱锺书文艺批评方法、文艺思想及其学术成果。《管锥编》是钱锺书1979年出版的学术巨著,其开卷即是对《周易正义》的解读。钱锺书在《管锥编·周易正义》中,对历代经生的解《易》提出了许多具有创新性、超越性的创见;“打通”与“比较”是钱锺书最主要的文艺批评方法,其目的在于探索古今中外文化中人类共通的“文心”。“论易之三名”,“易象与诗象之辨”,“论心同、理同”,“论和而不同”等问题是钱氏此卷中提出的重要文艺思想。此外,钱锤书从具体文本出发,广泛涉及中西文化中的诸多学科,探索了《周易正义》中政治与宗教,哲学与伦理,文字与修辞等问题。钱锤书认为,历代经生常以膜拜心态来解《易》,他们不敢对《周易》作批判性的阐释。而钱氏则在肯定前人成果的基础之上,敢于大胆挑战历代经生的《易》说。在论述“易之三名”问题时,钱锺书批驳了黑格尔认为中国文字不具辩证性特征的偏见,同时指出中国文字富有辩证色彩;在论“易象与诗象”问题时,钱氏指出二者是“貌同心异”,不能混淆等同;在对《系辞》进行解读时,钱氏论述了“心同、物同、理同”的文艺思想,这为他积极探讨中西文化中共通的“文心“、”诗心”提供了理论根据;钱氏从《周易·睽》卦中爬梳出的“和而不同”的文艺思想,清晰指出了这个广泛存在于中西文学艺术中的普遍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