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用评级行业发展方向研究——兼论鹏元资信的战略制定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xd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危机所带来的信用危机是刺激信用信息服务需求产生和扩大的关键因素。信用评级最早产生于美国,并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初始发展阶段——“铁路债券热”催生信用评级业,美国评级机构评级活动的客观性及政府对资信评级结果的广泛采用,奠定了美国信用评级制度的基础。 1841年,美国人路易斯·塔班在纽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商人信用评级机构。19世纪末工业革命促进了美国经济的迅速膨胀。很多股份公司在资本市场发行债券筹措铁路建设资金,但这些公司鱼龙混杂,在经济实力与信用质量方面有很大差异。而投资者缺乏可靠的信息来源,根本无法评估各家公司所发债券的信用风险。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约翰·穆迪创办了穆迪公司,并于1909年发表了《美国铁路公司投资分析》的资信评级报告。现代研究者普遍认为,这是现代信用评级的开端。随后,信用评级扩展到工业债券和公用事业上,评级范围也越来越宽,1918年扩大到对外国政府在美国发行的政府债券评估。面对巨大的投资者需求市场,信用评级业开始逐步发展起来。1929年至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严重冲击了美国资本市场,在这期间美国发行的债券有30%不能如期偿还本息,而实践证明资信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基本上真实地揭示了各种信用等级债券偿还能力的不同情况。大萧条的教训使投资者认识到资信评估的重要性,信用评级作为帮助投资者作出适当投资决策的工具,其意义更为明显。监管机构也确认资信评级在为投资者提供保护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1933年美国颁布了《证券法》,明确规定禁止证券承销公司(主要是投资银行)对有价证券进行评级。随后美国全国保险协会在制订保险公司投资合格证券标准时,采用了资信评级公司的评级结果。1936年,美国货币审计署规定,美国的国民银行及加入联邦储备制度的州银行所持有的证券资产必须是取得一定信用等级以上的债券,并决定将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作为加盟联邦储备银行的检查标准。有关管理部门还限定公共养老基金投资的债券种类,限制对高风险债券的投资,借助评级作为投资的准则,限定这些投资只能用于购买评级机构列为“投资等级”的债券。但在以后经济相对平稳发展的一段时期内,信用评级并没有太大进展。
其他文献
当前,在酒店行业蓬勃发展的同时,随之而来的行业弊病也在不停的暴露-从业人员整体综合素质过低;缺乏专业从业人才;基层管理者虽凭借熟练的工作技能得到提升,但并无与之相匹配的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知识已成为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源泉,拥有创造性能力的知识型员工成为企业价值增值的基础,其重要性日渐突出。企业要想发展就必须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必须针对知识型员工的特点,遵循差异化、多元化的激励原则,以鼓舞员工士气,提高员工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绩效,真正做到吸引人才、激励人才、留住人才。本文围绕SNT公司激励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将激励理论应用于企业的激励实
随着科技的发展,气象业务也在不断地改革,气象观测系统得到了很好的优化,综合气象服务能力也在不断的提高.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对于气象服务的需要,便必须重视综合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