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群血蜱共生菌的研究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om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嗜群血蜱(Haemaphysalis concinna)是专性吸血的外寄生节肢动物,隶属于硬蜱科血蜱属,是多种病原菌的重要传播媒介。该蜱主要分布在前苏联、日本、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在我国的多省区如吉林、内蒙古、新疆、甘肃、黑龙江和四川等地均有发现。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四川地区陆续暴发了多次嗜群血蜱虫害,对农业和人畜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该蜱一年至少可繁殖2代,与长角血蜱相似。蜱的共生菌与蜱的发育和繁殖等生物学过程密切相关,但尚未对这一类群的共生菌进行研究。首先,本文通过构建细菌16S rRNA基因文库和PCR-RFLP技术分析嗜群血蜱体内的微生物多样性。发现Coxiella-like(CLS-Hc)共生菌,其与进化关系最近的物种16SrRNA基因序列相似度为97%。在嗜群血蜱中未检测到Rickettsia-like、Arsenophonus-like、Francisella-like和Wolbachia等其他已报道的蜱类共生菌。运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对CLS-Hc的结构形态进行了初步观察,结果与已报道的Coxiella-like共生菌的形态结构一致。其次,设计嗜群血蜱共生菌CLS-Hc的特异性引物,通过诊断PCR检测CLS-Hc的感染率、垂直传递性和感染位点。感染率检测结果:CLS-Hc在实验室种群的雌蜱和雄蜱中的感染率均为100%;垂直传递性检测结果:CLS-Hc在卵、幼蜱、若蜱、成蜱(雌蜱、雄蜱)及F1代卵中均有存在,说明CLS-Hc在嗜群血蜱中可垂直传递。感染位点检测结果表明CLS-Hc特异性感染嗜群血蜱的卵巢和马氏管,说明CLS-Hc在嗜群血蜱中的感染具有组织特异性。最后,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共生菌CLS-Hc的数量动态,探究共生菌与嗜群血蜱发育的关系。结果显示:CLS-Hc在卵中密度最大,若蜱中密度最小,在成蜱中密度又有小幅增加;CLS-Hc在若蜱饱血前后变化明显,饱血期密度显著高于饥饿期;在卵巢中,CLS-Hc密度在饱血后1天密度最低,2天时密度达到最高,此后保持在较低水平;在马氏管中,密度整体呈现由高到低的趋势,饱血后1天密度最高,到第7天密度降至最低。因此,初步推测CLS-Hc可能与嗜群血蜱的某些生命过程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秋风起,桂花落,空气里弥漫着似能拉出丝儿来的甜蜜。  那天回老家,恰好遇上外婆在做桂花藕。外婆拿出早晨刚从集市上买来的两节藕,新鲜、清脆。青花的碎瓷片握在外婆手中,轻轻刮去藕皮,不一会儿,藕就恰似卓文君当垆卖酒露出的那一段藕臂了。  我惊讶于外婆的细致用心,藕出于淤泥,却不再留下一丝污垢。  紧接着是灌米了,外婆切去藕的两端,将早已洗净泡好的江米一点一点地灌进去,不时地用筷子压实,最后牙签被用来固
期刊
本文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用纳米碳材料改性天然石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为制备出容量高、倍率性能好和循环稳定性优良的天然石墨复合负极材料做了系统的研究。通过溶胶凝胶再高温煅烧制备碳纳米管/天然石墨、碳纳米管/石墨烯/天然石墨复合负极材料,采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和电化学性能测试等技术对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行分析。探讨不同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