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社会发展到文明时代,制定了许多社会规则用以保障人与人的和谐有序相处,于是,产生了各种禁忌,而其中乱伦禁忌是最不能被允许破坏的规则。禁忌对于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意义,有的人认为禁忌捍卫了文明和秩序,而对有的人来说,禁忌无疑是一种禁锢和压迫。但在普遍意义上看,人们还是根深蒂固的认为对禁忌的触犯会带来不可避免的社会伦理结构的崩塌,并造成不可挽回的悲惨后果,所以乱伦这一古老的血亲遗俗也就一直被规避。同时,乱伦的情感动力又潜藏在人类的天性中,我们可以从各个时代的文学作品中找到它的身影,它是一个被社会验证而保留下来的重要文学母题,是一个让人爱恨交缠的母题,一个让人欲罢不能的母题。通过对中西方文学作品进行细致的双线纵向梳理,可以发现乱伦母题从文学产生之初就生根萌芽,直到现在对现实社会仍有重要影响。中西文方学作品中的乱伦母题有着一定的相似性,如结局都是悲剧性的,在话语叙事方面隐含着男权与父权至上的思想。在有其相似性的同时,中西方之间的差异性也是很明显的,主要体现在中国传统以宗法家庭为主,孝的观念深植于国人心中,家族情感高于其他一切情感,而西方则深受基督教思想浸淫,宗教文化氛围浓厚,作家宗教情感深厚,表现在罪感意识、救赎观念以及情感表达上都存在一定不同。本文拟按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论述:在第一章中首先阐释了乱伦的定义,并分析了乱伦禁忌的由来。在第二章中根据主体的知情与否,将中西方文学作品中的乱伦母题划分为两大类叙事模式类型,即被动型乱伦和主动型乱伦,其中,在第二类的叙事模式中,又细分为强取型乱伦、情欲型乱伦、情爱型乱伦、精神型乱伦。在第三章中对中西方文学作品中的乱伦母题进行相同性分析,用具体的文本来展示双方作品中共同的悲剧结局以及男性对女性隐含的权力话语。在第四章对中西方文学作品中的乱伦母题进行差异性分析,主要从中国的宗法制度和西方的宗教源流着手,深度考察作品背后的社会文化内涵,同时探讨中西方在情感表达方式上的差异。在第五章中对中西方文学乱伦母题从美学角度进行了思考,探讨了作品中存在的悲剧美学和死亡美学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