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取甘南州夏河县藏牦牛放牧牧场中的土壤、牧草和牦牛冷却肉,研究在不同季节、不同采样牧区中样品的农药(有机氯、菊酯类农残)残留污染、重金属污染程度、相互关系,并进行重金属安全风险残留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本试验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对甘南藏牦牛放牧地土壤重金属进行测定,表明各采样点土壤Pb、Hg、Cd重金属含量均未超标,污染水平为清洁,适合生产绿色食品。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程度由大到小顺序依次为2号牧场、1号牧场、3号牧场、4号牧场。2.牦牛放牧地牧草的质量分级采用单项污染指数评定法,1号牧场、2号牧场、3号牧场的Pb、Hg、Cd污染指数在0.5到1.0之间,牧草质量等级为二级,具有轻度污染;4号牧场的Pb、Hg、Cd污染指数小于0.5,牧草质量等级评定为一级,污染水平为清洁,不会对牦牛饲养造成风险性。牧草各采样点重金属综合污染程度由大到小顺序依次2号牧场、1号牧场、3号牧场、4号牧场。3.本试验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美国环保局(EPA)重金属污染物对人体安全评价模型,表明牦牛肉受到Pb、Hg、Cd污染程度较轻,不会对暴露人群构成明显危害,属于安全食品。4.试验区各采样点的土壤、牧草和牦牛肉中有机氯、菊酯类农药残留均未检测到。表明夏河县各采样点的土壤、牧草和牦牛肉未被有机氯、菊酯类农药残留污染。5.试验区各采样点可以作为牦牛绿色食品基地,但存在轻度复合污染、增毒效应和潜在风险。因此,必须降低环境中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食物链中污染物迁移量,保障人畜安全和牦牛肉生产加工符合绿色基地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