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世界历史》人物选择研究与实践应用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hbi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是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人,既是历史研究的主体,也是对象。同时,在历史教科书,历史人物的占比之大也说明了人物的重要性。《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在“世界史”方面对于历史人物也是十分重视。世界史与中国史共同构成了中学历史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世界历史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历史进程,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通过学习分析古今中外的优秀历史人物,使学生能够从中汲取到这些人物的优秀品质,健全人格,逐步到达育人目标,进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判断思维、正确的道德和价值观。本文将对比2018年统编版、2002年人教版两个版本历史教科书中世界历史人物的选择以及编写变化,结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和《全日制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探析新时代下对于世界历史的人物选择的价值取向、判断标准以及对于学生培养的变化。笔者通过分析世界史人物的教材文本,即从世界史部分人物的数量、出现次数、国别、身份、呈现方式等方面分别进行梳理,从而对比出两版教材历史人物呈现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明晰统编版教科书与2002年版教科书是有诸多相同,呈现方式也主要以文字、图片呈现主要人物。通过对比不同之处,凸显统编版教科书也呈现自身的突出特点。在一二两章的文本分析得出2002年版和统编版教科书历史人物的异同之后,为了避免使文本分析与理论描述过于空泛,笔者将通过前两部分的对比得出的结论结合统编版教科书进行教学设计,使理论落到实践,更具可行性。笔者在第三章教学设计中的实践应用部分结合两个教学案例及分析,分别是以《第17课君主立宪制》为例进行教学设计、以《第11课古代日本》为例的教学设计和以但丁《神曲》为例设计教学活动,从而达到为教师对于课程目标的理解作用把握有借鉴以及对于教师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精准有效的非功能属性测试分析过程及结果已被国内外机载武器系统设计及开发研制工作者公认为机载武器系统高可靠性及安全性的重要保障。为确保测试分析过程的精准度,对构件化机载软件结构层次及运行时配置逻辑关系进行划分,设计系统、使命和功能层上的非功能属性测试分析模型,提出基于3个层次上运行时配置状态复杂度和重要度的性能指标分配方法,并分别作了应用举例和讨论。经过验证表明,测试分析模型及指标分配方法符合系统总
牡丹江烟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烤烟种植区域,同时也是东北最典型的烤烟种植区域之一。为探索生物质炭对该地区植烟土壤理化指标、烟株大田农艺性状、烤烟叶片光合特性、根系发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但是近些年来农村空心化、衰竭化、边缘化以及农田荒废、农民收入增长乏力等问题开始显现。如何破解农村发展问题,实现农村
为探究滨水景观要素对公众审美偏好的影响,对南宁市青秀湖公园滨水景观进行美景度调查与评价,选取40张样本照片,运用美景度评价法调查公众对滨水景观的审美偏好,采用计算要素
《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于2014年10月27日发布,在指导思想中明确“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并提出审计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可视情况将审计工作职能部分或者全部移交给外部审计机构,为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外包提供了理论支撑。根据有关文件规定,行政事业单位应设立单位内部审计机构或部门,但不影响其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将审计职能有选择的外包。时至今日,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校始建于1924年,前身为从德女中,是著名女作家萧红的母校,1948年易名为哈尔滨市第六中学校,1978年被黑龙江省确定为首批重点中学,1992年被评为黑龙江省首批
吴组缃的《山洪》建国初修改版与1946年星群版既呈现出文本间的连动和罅隙,亦牵系着作家本人的心迹与动机。吴组缃沿着建国后的文艺轨范进行修改,在章三官的形象塑造上刻意拔
密钥管理问题是网络安全问题中的关键问题,密钥共享和恢复是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基于离散对数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圆锥曲线密码体制的多层次密钥共享方案,该方案可以高效地检
固件升级是测试仪器功能优化和维护的重要手段之一,介绍了一种LXI仪器固件远程升级的实现方法。针对远程升级的可靠性,提出合理布局仪器存储区、新固件试运行、设置升级标识和
汉语与日语属于两种不同的语系,加之文化上的差异,长句翻译是在日汉翻译过程中长期困扰译者的难题。所谓长句不单纯按句子长度进行划分,复杂的语法结构、长修饰成分、多层次复合句都是形成长句的因素。相关先行研究就日语长句分类及翻译方法已做出一定总结,笔者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试图结合源文本中的具体实例,对长句做进一步细分,及探讨长句的翻译方法。本篇翻译实践报告以外山滋比古撰写的《聴覚思考》作为源文本展开翻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