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圆珠顶斑岩型铜钼矿床成岩成矿作用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科学院 |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chenmingak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圆珠顶斑岩型铜钼矿床(资源量Cu-0.98Mt, Mo-0.26Mt)位于广东省封开县境内,大地构造位置位于钦杭成矿带西南端,扬子板块和华夏板块的结合部位。作为近年来发现的一个大型斑岩铜钼矿床,圆珠顶矿床受到国内外众多矿床学家的关注,对圆珠顶矿床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完善区域成矿理论和指导找矿工作。本文在对圆珠顶矿床地质特征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了矿物学、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测年、锆石Hf同位素测试分析以及H、O、S、Pb等同位素地球化学和及包裹体岩相学、包裹体温压测试及单个包裹体成分分析的综合研究,对圆珠顶斑岩型铜铝矿床的岩石成因、成矿物质来源、流体演化过程和成矿机制以及成矿动力学背景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建立了矿床模型。野外钻孔及详细的镜下工作鉴定出与圆珠顶矿床成矿有关的岩石类型为二长花岗斑岩,岩石类型较为单一。圆珠顶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围岩(寒武系变质砂岩)中,矿体形态具有平面上呈环状,垂向上成筒状,围绕斑岩体分布,而且表现出内钼外铜的特征。同时由于受热液活动的影响,圆珠顶矿床蚀变分带明显,由岩体中心向外,分别为绢英岩化带-钾硅酸盐化带-黄铁绢英岩化+碳酸盐化带,并与成矿分带良好吻合。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圆珠顶二长花岗斑岩成岩年龄为153.4±1.6Ma,成岩时代属于中生代中晚侏罗世。根据二长花岗斑岩主微量测试结果,斑岩具有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σEu弱负异常,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Ta-Nb-Ti负异常等特征,推测斑岩体物质源区为含石榴子石角闪岩,斑岩体属钙碱性岩石系列,具磁铁矿系列花岗岩特征。锆石Hf同位素研究进一步表明,斑岩体形成过程中有较多地幔组分的参与,并在上升过程中受到一定程度陆壳物质的混染,岩石成因类型为壳幔混合成因。根据斑岩体成岩时代、岩石类型和地球化学特征等因素,结合区域已有的研究资料,推测斑岩体形成的动力学背景为古太平洋板块(Izanagi板块)在中晚侏罗世向欧亚板块之下斜向俯冲,俯冲过程中发生的板片撕裂和局部熔融。矿石S、Pb同位素研究表明,矿石金属硫化物δ34S值分布于-4.3%o~3.99‰之间,硫主要来源于岩浆岩;矿石铅同位素组成稳定,为正常普通铅,成矿物质来源同样受俯冲洋壳局部熔融的控制,其中俯冲洋壳上覆沉积物是成矿物质的重要源区。通过包裹体岩相学研究,圆珠顶矿床缺乏斑岩型矿床常见的沸腾包裹体组合,包裹体类型以气液两相包裹体为主,沸腾作用和流体不混溶可能不是导致圆珠顶金属矿物沉淀的主要机制。各阶段石英脉H、O同位素组成和流体包裹体温度、盐度测试结果表明,圆珠顶成矿流体属于中低温、中低盐度的NaCl-H2O体系,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热液,并有少量大气降水混合。圆珠顶矿区地层中构造裂隙发育,有利于大气降水的渗透和循环,因此,大气降水与圆珠顶成矿岩浆自身演化形成的含矿岩浆热液相混合,使热液体系的物理化学条件(如温度、盐度等)发生改变,可能是造成金属矿物在有利的构造部位富集沉淀的主要机制。圆珠顶矿床矿化分带与蚀变分带关系密切,圆珠顶矿床的热液蚀变作用,可能是导致金属矿物沉淀的另一原因。圆珠顶斑岩型铜钼矿床的发现,丰富了钦杭成矿带西南段矿产组合类型,矿床成因对比研究进一步表明,圆珠顶矿床与沿钦杭成矿带分布的其它斑岩型-矽卡岩型铜钼铅锌银矿床具有一致的动力学背景,这一研究结果为区域上寻找同类型矿床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正>阿克苏地区果树主要种植在沿塔里木盆地边缘,土壤类型以棕漠土、沙质土和绿洲土壤为主。果棉间作田种植区域水、土条件较好,管理水平较高,因此土壤肥力、供肥性
本文从全民基础教育、学习社会、国民整体素质和教育国际化等四个方面对新世纪世界基础教育改革政策的优先重点、指导原则、理想目标以及时代特色进行展望,以便引起人们对新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简称《四库全书总目》、《四库提要》、《四库总目》,是清朝乾隆年间,由纪昀等著名学者主持纂修的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官修目录书。《总目》系统总结了中
目的检测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患儿血清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osinophil cationic protein,ECP)浓度,探讨其与CVA患儿气道炎症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本实
目的探讨急性脊髓炎临床及MRI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急性脊髓炎临床表现、MRI特征、治疗及预后。4例均行MRI平扫检查,其中3例同时行MRI增强扫描。结果4例中,3例起病前
步进电机控制系统通常采用电路、DSP、单片机等作为硬件基础,控制程序通常采用循环体内顺序执行的结构。这种控制系统缺乏异常处理能力,且通用性较差。该文提出一种基于STM32
本文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测试分析研究,对库鲁克塔格地块晚古生代中期花岗岩进行详细的岩相学、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探讨其形成时的地质构造背景,并结合领区已有资料和
<正> 佳木斯市电线厂从北京农科院引进的地热线新技术,经试用效果很好。 在塑料大棚和温室内试验安装地热线栽培育甘薯、菜苗和水稻秋苗。大大缩短了培育期。在装有地热线的
期刊
作为集农作物种子研发、生产、加工、推广销售等业务于一体的中小型科技型企业,武汉国英种业公司绩效管理是值得我们研究的一个问题。基于技术人员工作业绩难以量化及专业化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