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藏高原的构造变形及其隆升是国际地学界研究的热点与前缘,河流地貌是青藏高原抬升过程中形成的最基本的地貌元素之一。它的形成和演化记录了青藏高原抬升过程和气候环境的变迁。本文以青藏高原西北缘克里雅河构造地貌的初步研究,说明现今能直接观察到克里雅河河流地貌是1.09Ma.B.P以来演化的结果,也是其对区域构造-气候综合作用下地表过程的记录。通过对研究区地层沉积记录的分析、克里雅河流域地形地貌参数测量、克里雅河地貌标志层的研究、克里雅河古河道形态的恢复,对克里雅河的演化取得如下初步认识。1、通过地层沉积记录的分析表明研究区自晚新生代以来,经历了从河湖相向冲积相再到风积环境的变迁,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地貌地形参数测量、地貌标志层定年,将现今能够直接观察到的克里雅河地貌单元划分为早期以早更新世玄武岩Ar-Ar测年限定的宽谷地貌和晚期演化到现今的峡谷地貌。2、通过对克里雅河构造地貌标志层的确定和测量,地形地貌参数恢复的古河床形态,并结合区域构造与古地理、古气候资料,将克里雅河的地貌演化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1)上新世晚期~1.09Ma.B.P西域砾岩堆积期的河谷发育阶段:由于研究区上游的快速隆起,大量的磨拉石性质的西域砾岩充填了古河道,并在于田县羊场向下游至康苏拉克一带形成了山前冲积相堆积,其代表了区域降水较为充沛的气候环境;在这一时期,克里雅河在上游的溢流玄武岩随河流而下在吉音村东的吾格也克河、于田县羊场对岸、康苏拉克两岸等地至少五处残存下来。这一时期的西域砾岩是康苏拉克一带的山前近端冲积扇的扇缘堆积。2)1.09Ma.B.P~中更新世期间(?)克里雅河宽谷地貌发育阶段:早更新世玄武岩喷发结束后,研究区开始阶段性快速隆起,克里雅河河床高度高于河床侵蚀基准面,河流开始侵蚀下切河床基岩,显示当时区域降水较为频繁,上游来水较为充沛,克里雅河水动力条件较强,山前冲积扇向盆地推移,在塔里木盆地中心还存在相当可观的大湖。3)中更新世以来的峡谷地貌发育阶段:克里雅河河谷地貌转变为峡谷地貌,研究区处于阶段性快速隆起过程,高原隆升高度开始影响区域气候和环境,区域气候以干冷为主,克里雅河上游来水及区域降水明显减少,研究区不发育冲积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