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白砂糖含硫技术方法的初步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m020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根据食品安全的现实需要,研究降低白砂糖含硫技术的方法,主要结合亚硫酸法制糖工艺,做了以下工作:   1、引入灰色理论,借鉴已有的灰色理论在制糖研究中的成果,证明降低白砂糖s02关键控制点依次为清汁S02、蔗料pH值及糖浆S02。这些指标从某一个角度反映了制糖工艺中的澄清质量、压榨工段甘蔗质量及糖浆处理质量。   2、通过对甘蔗压榨处理的研究,发现甘蔗表面清洁、高温消毒处理、添加NaHS03可以降低蔗糖转化、抑制蔗汁色素生成、减少可滴定酸量、减缓微生物生长、降低蔗汁粘度,为使用新方法处理破碎原料提供理论和实验支持,为进一步改善澄清质量,进而降低清汁S02含量打下基础。   3、设计正交实验确定降低清汁S02含量的最优方案,即NaHS03添加量100 mg.L-1,热处理时间2.0 min,中和汁pH值7.1;并与空白组进行对比,所得的清汁s02含量下降38.86%,色值下降11.32%,纯度提高了0.12%。   4、对糖浆粘度与pH值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糖浆粘度与糖浆pH值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正相关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存在非糖杂质。提出了只要抓好澄清,可以减少甚至取消二次硫熏的设想。   5、在不改变二次硫熏工艺的前提下,对亚硫酸法中的糖浆硫熏工艺进行改进,通过添加锶盐来改善糖浆处理效果;应用RSM分析方法,建立工艺条件与糖浆含硫量、糖浆色值、糖浆纯度的响应值模型,并对各工艺因子进行了交互作用的RSM分析,确立了最优工艺条件,并通过对比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及工艺的有效性。最优方案与空白组相比,糖浆中残硫量减少34.68%,色值下降10.37%,纯度基本持平。
其他文献
代谢控制理论(MCT)认为,对代谢通量起控制作用的往往是多步反应,控制步骤不一定发生在不可逆步骤,即所谓的“限速步骤”,可逆步骤也可能在通量控制中起重要作用。但利用该理论进行分析时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通量控制系数的计算比较困难,需要对代谢途径中的酶进行基因操作来获得对酶活性的扰动,耗时费力。温度是多数生物体代谢活动的重要环境因子。本课题首次提出选用温度作为对酶活性的扰动手段,运用相对简单的分析方法
随着矿业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易处理矿石日益减少,对高效利用低品位矿石的要求更加迫切。生物浸出技术是生物技术与冶炼工程的交叉结合,是解决上述资源匮乏问题的重要方法,符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以课题组前期的便携式微米压入仪研制为基础,优化压入仪主机结构的设计,旨在实现主机结构刚度和稳定性的提升,以便获得结构合理和功能可靠的主机。目标压入仪属于宏观低载荷范围,它拓宽纳米压入仪的载荷量程上限,降低对试样和环境的要求;同大载荷的宏观压入仪相比,减少载荷可以降低机架柔度的影响、设计的难度和成本。其使用场合为现场/野外工况,要求仪器兼具便携性和灵活性,因此目标的便携式微米压入仪具有显著的工程
纳米半导体光催化杀菌技术因其特有的优点而备受关注。在各种具有杀菌作用的纳米半导体光催化剂中,纳米二氧化钛(TiO_2)及其改性材料作为最受欢迎的光催化剂之一受到了广泛的研究。纳米TiO_2及其改性材料除了具有良好的杀菌性能外,还具有较低的毒性,较好的热及化学稳定性等,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本研究采用了化学方法合成了系列含Pd修饰改性TiO_2基纳米材料,除进行结构组分等性质测试外还测试了材料对食品病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