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体成形术后与保守治疗后椎体继发压缩骨折的对比研究

来源 :广东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x2717243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设计】  回顾性研究经皮椎体成形术与保守治疗两种方法治疗后椎体继发压缩骨折的风险率。  【目的】  1. 调查经皮椎体成形术与保守治疗两种方式治疗椎体压缩骨折后,椎体继发压缩骨折的发生率以及风险概况,以及探讨两种治疗方法与椎体二次压缩骨折发生之间的关系。  2. 探讨两种治疗方式与相邻椎体继发骨折发生之间的关系(如椎体继发骨折发生率、发生时间等),以指导临床上椎体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治疗方式选择及经皮椎体成形术后的干预、预防治疗,以期更好地获得疗效,有效降低术后继发骨折的风险。  【方法】  1. 通过医院病案室查询调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入院的诊断为老年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患者病例资料,筛选出349例患者入组,共475节椎体诊断为新鲜压缩骨折,按照接受椎体成形术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分为治疗组(236例)和对照组(113例)。研究观察时间平均40个月(12-60个月,手术治疗组:从手术日开始计时,治疗组:从入院日开始计时)。所有符合入组条件的病例资料由病案管理员和医师研究小组共同审查。  入组条件:  (1)年龄≧60岁老年病人;  (2)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标准,经DXA骨密度仪检测骨质疏松症诊断明确;  (3)影像学检查及病史证实椎体压缩骨折,并排除肿瘤或结核引发的病理骨折,且患者入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Score>6;  (4)CT检查患椎椎体后壁完整性好,MRI检查无神经、脊髓受压;  (5)无相应神经功能损害症状及体征。对两组患者的患者病例及影像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统计两组患者的初始骨折部位、再次骨折发生时间、椎体节段分布、发生次数等。  2.运用SPSS软件(版本21)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 ± s)表示,组间年龄、T值、骨折时间间隔,组内相邻椎体与非相邻椎体继发骨折时间差异性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水准α=0.05,P值<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患者性别、继发骨折发生率及组内相邻与非相邻椎体骨折发生率的比较用卡方检验。  【结果】  1. 在349例患者当中有85例再次发生有症状的椎体压缩骨折,总共105节椎体。在手术治疗组的236例患者中有68例发生椎体再次骨折(28.8%),保守治疗组的113例患者中发生椎体再次骨折的有17例(15.0%),两组间在平均年龄、T-Score(绝对值)、性别上均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详见表3.7),通过发病率计算可以发现,PVP术与保守治疗组患者相比,术后椎体继发新鲜骨折发生率相对较高,两组患者继发椎体压缩骨折的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χ2=7.864,P=0.005<0.05)。  2. 在手术治疗组中,骨折发生在相邻节段(30例36节椎体;7.35%)明显要比非邻近节段(36例43节椎体;1.92%)高,差异有统计学学意义(χ2=42.08, P=0.000<0.05)。而在保守治疗组中,相邻与非相邻椎体间继发骨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4,P=0.118>0.05)。  3. 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发生再次椎体压缩骨折的时间间隔比保守治疗组的患者要更短{(10.48 ± 10.58 )个月:(20.74±13.58)个月,t=3.369,P=0.001},而且我们发现在手术治疗组的68例患者中,有50例(73.5%)患者是在术后12个月内发生的再次骨折。  4. 在手术组的236例患者中有14例属于“三明治骨折”(即初次骨折时累及1个以上椎体,且有两个压缩骨折椎体中间间隔1个椎体,此类椎体压缩骨折称为椎体“三明治骨折”),222例为非“三明治骨折”。同时在68例椎体再发骨折患者中,有9例是由“三明治骨折”患者术后继发,且均为“夹心椎体”骨折,骨折发生率达64.3%;另59例是由非“三明治骨折”患者术后继发,骨折发生率26.6%,组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13,P=0.003<0.05)。而保守治疗组的113例患者中有6例初始骨折为“三明治骨折”,107例为非“三明治骨折”,17例继发骨折患者中,有2例是继发于“三明治骨折”,骨折发生率33.3%, 另15例继发于非“三明治骨折”,骨折发生率14.0%,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58,P=0.198<0.05)。同时组间“三明治骨折”术后继发骨折率比较,虽PVP术组高于保守组,但两者无统计学差异,(χ2=1.626,P=0.202>0.05)。  【结论】  1. 选择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患者与保守治疗组患者相比,术后椎体继发新鲜压缩骨折发生率相对较高,椎体术后再次骨折的风险也较大。  2. 经皮椎体成形术会增加术后相邻椎体的骨折风险。  3. 选择手术治疗的患者比保守治疗组的患者发生再次骨折的时间要更早,且大部分骨折发生在术后一年内。  4.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三明治骨折”与保守治疗相比,继发骨折发生率虽无统计学差异,但组内相比可能会增加椎体再发骨折的风险,特别是“夹心椎体”。
其他文献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是劳伦斯最富争议的作品,其大胆地对性场景进行直接描写以期宣扬一种美好的性的观点.很多研究都使用弗洛依德“三重人格”理论对小说三个主人公进行分析
近年来,随着社会新鲜事物的涌现、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当代大学生或多或少存在着心理健康“缺陷”的问题.如何帮助大学生进行心理调适,成为当前各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
“金课”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教育改革的课题.了解当前“金课”背景下大学生教学评价话语权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从而进一步探索“金课”背景下提升大学生教学评价话语
华裔美国作家赵健秀的小说《甘加丁之路》描述了父子两代不同的价值观和对华裔美国身份的不同诠释.在描述子一代的成长经历时,小说涉及了诸多亚文化元素,本文聚焦作品中的青
目的:去骨瓣减压术因迅速增加颅腔容积达到减压作用,可增加脑灌注、防止梗塞及水肿范围进行性扩大继而形成脑疝,显著降低大面积大脑梗死的死亡率。然而,减压术作为其保守治疗无效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相关抗体在重症肌无力(MG)中的诊断价值及与临床的关系.方法:用基因工程合成重组重症肌无力胸腺瘤特异性抗原(MGT30)作为检测连接素抗体(titinAb)的抗原,
研究目的:1.检测COX-2在卵巢上皮性癌细胞系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2.通过分析COX-2与卵巢上皮性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治疗反应与预后的关系,评价COX-2作为卵巢癌预后指标的可行
通过对场所精神与大学校园景观相关概念的阐述,得到将了解大学校园景观的“场所精神”作为其大学景观设计的出发点有助于增强校园场所识别性、不同行为空间的营造、丰富师生
本文探讨了肺癌患者胸腔冲洗液端粒酶活性(PLTA)表达和与临床相关因素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为良恶性肺部肿瘤鉴别诊断、术后胸腔内化疗及判断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采用TRAP--
习近平主席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要想让国家繁荣富强必须注重对青年人才的培养,共青团作为青年人群的主要力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