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南传统建筑民居建筑符号及其生态性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zho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民居的研究对于我们来讲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它的数量多、分布广、形式丰富,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深厚的民间文化内涵,极为生动.中国传统民居遍及大江南北,其形式多种多样、特色各异.作为中国传统民居的一部分,湘南民居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有着自己的特色.其使用功能经济合理、造型灵活朴实、紧密结合自然环境,同时在美学、环境地理学、民俗文化、地域文化等方面都有着特殊的研究价值和实际意义.本文经过大量的实地考察和测绘,运用丰富的图片资料及手绘资料,试图从湘南民居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着手,对民居的平面形制、空间处理、细部装饰、生态技术以及民居的保护等方面进行研究.一方面,通过湘南民居优美的艺术造型和装饰构造的研究,充分理解传统民居技术与艺术之间的互相结合、互相统一;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高新技术及材料的运用使得人们渐渐忽略了自然环境对建筑设计的影响,从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而研究湘南民居给我们带来了启示,为我们在如何巧妙地利用和顺应自然方面指出了一个方向;最后,提出了对民居保护的几点建议,试图在民居的保护和开发上寻找一个平衡点.该文通过对湘南民居的建筑形式的精华及其精神内涵的研究,提出"岭北民居"的新概念,并试图把传统引向创新,从而在思想上发掘出传统民居对于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创造出根植于当地传统文化的建筑,以自己的方式走向世界.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楼梯在设计理念、功能作用、建筑技术等方面的发展变化,从而说明研究楼梯的必要性;通过对众多实例的分析,归纳总结楼梯的设计方法为由外到内的设计方法,并在阐述楼
当今时代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人们对于环境与资源问题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与之相应的生态技术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这些因素引导着当代城市,住
学位
本篇论文是我们研究小组系列论文的第三部分,在第一部分对管束性城市设计论述的基础上,将针对其中的“设计引导”职能展开详细论述。 我们所提出的城市设计职能体系,是针对作
对我国目前的城市建设来说,由于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用地规模的迅速拓展及结构的变化带来的交通需求的变化使得现有的城市交通系统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承受,这甚至会影响到城市
此次研究的目的就是以黄土高原沟壑地区典型村落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人居环境学和生态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从研究黄土高原沟壑地区传统窑居村落入手,研究如何在资源承载限度
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城市中心区的面貌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当前,大城市的地铁建设为我国城市中心区发展迎来了一次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本文紧扣当
城市滨水历史地段传统文化深厚,自然风景宜人,是江南历史城市最富特色的场所,是城市宝贵的文化和自然遗产.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处于经济相对发达的江南城市中的滨水历
《营造法式》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光辉之作,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资料.在卷四大木作制度里,《营造法式》首次明确提出了中国古代建筑设计的"材份"模数制,这也是人类建筑史
论文首先简要分析了主流社区理论,为全文的展开提供了一个明晰的理论背景,同时也指出了主流社区理论关注对象的局限性.然后结合对上海平江地段改造的实地调查,论文深入分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