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具有“天才”之誉的梁遇春,以个性鲜明、博识睿智、视角独特而富有诗情笔调的随笔,奠定了自己在中国现代随笔散文史上的位置。本文试图寻找梁遇春随笔研究的另一视角,即从文体学的角度出发,深入文本,通过细致的梳理和读解,探析梁遇春随笔创作的文化渊源、母题建构和审美特点,体味一个天才作家的个性气质、心路历程、价值取向和理想诉求,并血此明确梁遇春随笔在中国现代随笔发展史上的译介奠基之功。
梁遇春的随笔创作既有传统文化的基因,也有外来文化的影响:既借鉴“外国的模范”,也讲究“中国的情调”;既吸纳了西方随笔的特性精髓,又传承中国传统诗文的本土底蕴。“外援”与“内应”的文化渊源共同催生和滋养了梁遇春的随笔创作。梁遇春随笔的内容涉及人生、社会、文艺、教育、爱情、友情、婚姻等,对悲欢人生的感悟、纷繁世相的洞察和青春情感的诉说,构成了梁遇春随笔的创作母题。梁遇春随笔显示出六个方面的审美特色:视角独特、反讽手法、絮语风格、情理谐趣、悲剧的幽默和想象性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