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材辊式矫直机驱动扭矩数学模型及实验研究

来源 :太原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jie83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矫直作为一种精整技术,在冶金工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辊式矫直机作为重要的矫直设备,其应用也日益广泛。各国学者在辊式矫直设备的理论设计方法和计算模型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关于辊式矫直机传动理论的研究还不够细致,未能系统化地解释传动受力工况和设计依据。这使得工程中确定驱动扭矩的方法常为估算,严重地影响了矫直技术的发展,也降低了矫直设备的生产能力。本文以实验室“全液压辊式矫直机实验平台建设项目”为依托,通过对板材弹塑性弯曲变形过程的研究,并根据矫直机采用的集中驱动的传动方式特点,将矫直辊间的耦合作用引入到了驱动扭矩的解析模型当中,用数学方法解释了矫直过程中板材打滑及负扭矩现象,完善了辊式矫直驱动扭矩的数学模型。为了掌握真实的矫直辊驱动扭矩分布特点及规律,设计、制备了一套测扭矩实验装置,并采用实验方法对矫直机全部十一根矫直辊的驱动扭矩进行了测试。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矫直过程中驱动扭矩在矫直辊间的分布特点,并把实际的矫直过程分为钢板的咬入、稳态矫直及甩尾3个阶段。针对每个阶段的特点,在咬入阶段主要分析了矫直冲击载荷产生的原因,以及冲击载荷对矫直驱动扭矩的影响;在稳态矫直阶段,分析了集中传动各电机的驱动扭矩分配,及其与总驱动扭矩之间的关系;在甩尾阶段分析了出口侧电机单独矫直时,驱动扭矩在辊系中的分布特点,最后通过驱动扭矩解析模型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对比,验证了驱动扭矩解析模型的准确性。总之,本文通过解析计算与实验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对板材辊式矫直机驱动扭矩进行了研究。揭示了驱动扭矩分布的特点及规律,完善了矫直驱动扭矩模型,有利于矫直工艺参数的制定,对矫直理论的完善和矫直设备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其他文献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教育系统广大干部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基于风险管理理论,采用文献资料、层次分析、调研访谈等方法,对大型体育场馆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风险管理进行研究,探讨大型体育场馆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和现实基础,分析场馆存
当新千年的帷幕刚刚拉开,新世纪的朝阳照耀神州大地之际,高等教育出版社推出了六卷本<中国历史>.该书是教育部&#39;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育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39;的研
通过文献资料、实地调查、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2019年自主招生体育科目的测试方案、组织模式以及结果的使用进行分析与探讨。研究认为:(1)对高校录取中体育测试
通过DEA模型中的CCR模型、BCC模型、SE-DEA模型以及Malmquist模型,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对我国31个省市区体育公共服务绩效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表明:(1)北京、天津、上海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