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主要特征是由原来的预应力简单受力结构(往往是简支构件)转变成预应力复杂受力结构(往往是超静定结构),其无论在设计方法还是施工工艺方面都有较大的改变,在对现有的理论研究及工程总结的基础上,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约束的影响因素。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约束影响与结构形式、梁柱线刚度和施工顺序等因素有关;经本文中计算分析证明,结构中有效预应力分布、预应力筋的线形对约束也有影响,同时讨论了施工的时效、路效问题。2.次剪力的求法,比较了国内外的几种常见的计算次内力方法,提出采用约束次内力法计算更简捷明了。3.对各国历年规范有关预应力效应规定的变化及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总结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承载力和正常使用两种极限状态下的荷载效应组合建议,提出两阶段下考虑约束的设计计算公式。4.约束本质的探索,针对目前的两种说法——预应力损失和次内力,分别从公式和算例两方面进行分析,提出约束的本质是在结构中产生次内力;预应力结构设计时,应考虑约束的影响即应全面考虑结构中产生的次内力,对于受弯结构,在既有理论考虑次弯矩的同时还要考虑次轴力的作用影响。5.次内力的合理利用研究,从次内力的影响因素方面提出了相关的设计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