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烟区青枯病防治技术的评价及应用

来源 :湖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skyx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烟草青枯病是近年已成为制约文山烟叶生产发展水平提升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为探索青枯病防治技术,本文开展了抗青枯病优良烤烟品种筛选试验,并针对不同药剂对青枯病的防治进行了研究,以及对现行防治措施及改良措施进行了探讨。主要结果如下:为了筛选适宜文山烟区的抗青枯病烤烟品种,对安烟2号、岩烟97、PVH1452、K326、S1、S2、S6和云烟87等8个品种进行田间抗病性压力测试和烟叶质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8个供试品种中,安烟2号和S6在整个生育期发病率分别介于0.67%~34.13%和2.3 7%~34.70%,病情指数分别介于0.07%~14.20%和0.33%~14.17%,具有较好的抗性,烟株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表现最好,各项化学成分协调;感官质量档次为中等偏上,烟叶感官质量与特色品种K326质量接近。为了筛选有效的青枯病防治药剂,对农用硫酸链霉素、多粘类芽孢杆菌、噻菌铜、甲霜·锰锌、澳瑞根、安果好、枯草芽孢杆菌、寡雄腐霉菌等8种防治烟草青枯病药剂进行了筛选。研究结果表明,8种药剂处理对烟草青枯病的抑制作用较小,在历年烟草青枯病发病中偏重的地块,多粘类芽孢杆菌、澳瑞根、安果好等3个药剂的相对防效最高,分别为58.93%、56.91%、47.94%,烟株田间长势整齐,生长势强,烟株生长发育好;相对防效其次为噻菌铜、枯草芽孢杆菌和甲霜·锰锌处理,分别为35.29%、26.42%、14.27%,烟株田间长势较齐,生长势中等,各项农艺性状指标也优于对照;相对防效较差的为农用硫酸链霉素和寡雄腐霉菌处理,且寡雄腐霉菌处理对青枯病几乎没有防效,烟株田间长势弱,生长势弱,各项农艺性状指标表现差于对照。不同药剂施用方式对青枯病发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烟苗在移栽前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4000倍液蘸根后立即带药移栽和移栽后25天用生石灰水20倍液灌根,两种防治方式对烟草青枯病都具有一定的预防效果,但石灰水处理的效果稍次于甲霜.锰锌处理,72%农用硫酸链霉素蘸根后用塑料袋包裹放置12h后带药移栽对青枯病的预防效果更好。综合本文研究结果来看,药剂对青枯病防治效果不甚理想,对于青枯病的防治需坚持贯彻“预防为主”的策略。烤烟生产上应考虑依次使用多粘类芽孢杆菌、噻菌铜、枯草芽孢杆菌、甲霜·锰锌、农用硫酸链霉素等药剂对烟草青枯病进行及时预防,且农用硫酸链霉素的使用应蘸根后用塑料袋包裹放置12h后带药移栽效果更好。安烟2号和S6青枯病抗性优于主栽品种云烟87和K326,且试验中综合性状也优于或接近主栽品种,具有在文山烟区青枯病发病严重的区域推广的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益火补土活血法治疗脾肾阳虚型慢传输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脾肾阳虚型慢传输便秘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益火补土
棉花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作物,目前我国种植最多的是栽培种陆地棉,其产量,种植面广,但是纤维品质较差。为了丰富陆地棉的遗传多样性,提高陆地棉的产量、纤维品质等农艺性状,需
通过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技术,比较研究SP600125诱导鲫同源四倍体细胞(SP4n)与鲫二倍体细胞(2n)以及鲫鲤四倍体细胞(JL4n)在转录组水平的表达特征,进一步掌握SP600125对细胞的生
多环芳烃(PAHs)属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环境污染严重。生物质材料对PAHs吸附能力强,且可作为良好的微生物固定化载体,因此,以生物质材料为载体进行微生物固定化是去除土壤PA
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常见的高发恶性肿瘤。因此,迫切需要探索治疗肝癌的新型药物。植物已被用作抗癌药物资源,并且许多来自植物的抗癌药物已经被报道。栝楼
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 D,Cath D)在恶性肿瘤细胞内高度表达,参与肿瘤细胞的侵袭、增殖、转移和凋亡等过程。目前,Cath D已经被认为是治疗癌症的潜在靶点。Tasiamide B是Rich
目的:了解儿童的人格特征与超重、肥胖之间的关系,探讨亲代的营养状况与子代人格特征之间是否有关联,以利于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儿童人格的健康发展。研究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
公共精神是公民意识的表现,属观念上层建筑,决定于经济基础,受制于政治关系。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现实表征,把公共精神建设研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已经成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重要战场。为了维护我国网络战场的意识形态安全,必须推进网络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我国的网络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是以党和政府
本文以一台容量为380MVA的三相电力变压器为例,运用MagNet软件对其进行电磁仿真计算,得出了变压器内部漏磁场在各结构件上分布的特点,即各结构件上的强漏磁区域总是出现在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