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责任事故罪因果关系研究

来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haochao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界对于刑法因果关系的研究的早已有之,但具体到重大责任事故罪因果关系的研究却寥寥无几,研究重大责任事故罪的文章往往将因果关系作为一章抑或是章下的一节简要地作以评述,对因果关系的处理相对较弱,使用客观归属理论来处理该类问题的文章很是少见。重大责任事故罪作为一项具体罪名,它的因果关系就是刑法中因果关系的具体化,即行为人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的作为和不作为与严重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条件说条件说最大的困境是它无法涵盖新的因果关系。条件说原型只能解决“没有A即没有B,则A与B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情况。相当因果关系的相当性以一般人的社会生活经验法则为判断基础过于模糊,也不具有可操作性。如上所述,这种标准的模糊使得相当因果关系说没有对实行行为具体的判断规则,它把一切行为都考虑在内,根据普通人的社会生活经验法则确定哪些行为属于实行行为。如此,我们就缺乏一个相对客观的标准来界定因果,也会使得司法裁量的任意性进一步加大。客观归属理论拥有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架构。它先从正面用三层渐进的规则进行检验,此外又从反面用排除规则进行逆向的检验,归纳出了一些不能归责的情形:在制造风险中,法所容许的风险、减少风险和一般的生活行为都不需要归责,不能排除归责的是假定的因果过程;在法不容许的风险实现中,风险未实现、不允许的风险未实现以及结果不在注意规范的保护目的范围内和危险升高理论、危险升高理论和保护目的的联合都是下位的排除规则;在构成要件的效力范围中,对于参与他人的故意自危、他人同意造成的危险,责任归责于他人的责任范围内都是排除归责的。重大责任事故罪因果关系判断包含了两个层面的过程,一是在工作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所做的作为或不作为本身是否创设了不被法所容许的危险,进而这种危险在客观事实上是否实现(即事实归因),二是认定能够被刑法规范所认可的因果关系,才可以构成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成立重大责任事故罪中的因果关系。
其他文献
目的是改进扬州西屏山殡仪馆现有服务流程及相关场景布置与区域规划。运用观察法、单人访谈法等设计调研方法,对西屏山殡仪馆的环境与服务相关因素进行调研分析,观察用户行为
随着国内外资本市场信息披露制度的逐步细化和规范,特别是会计目标逐渐从受托责任观向决策有用观的过渡与转变,大量非财务信息的披露使得上市公司年报篇幅呈现出日益快速增长的一种普遍现象。由此,“充分披露”还是“简明披露”的权衡取舍问题,成为了资本市场各方激烈讨论的重要课题。在此背景下,近年来信息披露监管的有效性以及公司年报的篇幅和可读性的经济后果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产生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但是基于中国中
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暴涨暴跌的现象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而股价暴跌引发的股价崩盘,严重冲击了我国资本市场,干扰了我国金融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要打好三大攻坚战,其中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被摆在首位,因此降低公司以及整个资本市场的股价崩盘风险并研究其影响因素刻不容缓。公司股价通常受到很多投资者关注,而他们的决策基础往往都离不开审计报告。传统的审计报告标准化、模板化,重在发表审计结论,披露的信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当下社会的诸多领域已悄然发生了改变,随着多维多端口的信息交换处理技术的迅速增多,与之而来的身份盗用犯罪也不断攀升。与传统犯罪不同,身份盗用犯
本研究以白藜芦醇为芯材,淀粉、壳聚糖、ɑ-淀粉酶为壁材制备缓释微胶囊,进而以壳聚糖为包衣进一步微胶囊化以控制白藜芦醇的缓释能力,提高其有效性。研究具体如下:分别以淀
随着工业水平的快速发展,可燃气体和蒸气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储存和运输等环节中。然而,由此导致的爆炸事故也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研究和分析此类物质的
黄土高原表面支离破碎,沟壑纵横,为浅层滑坡地质灾害易发区,区内滑坡灾害主要由降雨诱发。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极端气候、天气现象增多,降雨事件频率和结构的改变必将对
CO2引起的温室效应已引起世界各国政府的广泛关注。胺基功能化固体吸附材料在CO2分离方面具有吸附选择性好、能耗低、无设备腐蚀、无二次污染等诸多优点,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研究背景当代医学发展迅速,但疼痛仍是难以克服的难题。疼痛按照其发病原因的不同,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创伤相关性疼痛、炎症相关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癌症性疼痛和精神心
文章从侧面提醒设计师在特定的人群及场合下,设计日用品的同时要结合实际情况以及人与物、人与人的交互关系进行综合考量,“舒适、便捷”也应该有一定限度,过度的宜人也会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