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长春地区女性患者HR-HPV与UU、MH、CT的临床感染情况及相关性,为本地区女性患者相关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以及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预防和早期治疗提供参考。材料与方法:本文随机纳入了295例有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症状的女性患者,每位患者都进行UU、MH、CT、HR-HPV的检查,分别分析各项病原体的感染情况以及支原体的耐药情况,然后以HR-HPV阳性患者作为实验组,HR-HPV阴性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中UU、MH、CT与HR-HPV感染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1.单项病原体感染率为32.5%(96/295),其中以UU感染率最高,为20.7%。2.两种及两种以上病原体同时感染的感染率为46.8%(138/295),其中UU与HR-HPV同时感染的阳性率最高,达22.7%。3.HR-HPV感染143例,阳性率为48.5%(143/295)。各年龄段间HR-HPV阳性率有统计学意义(χ2=11.28,P=0.024<0.05),其中阳性率最高的年龄段为21-30岁,其次是41-50岁,发病率均在50%左右。4.以HR-HPV阳性组作为实验组,HR-HPV阴性组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中UU感染情况,因HR-HPV与UU、HR-HPV与MH、HR-HPV与CT属双向有序资料,故对三组数据分别进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UU结果显示等级相关的显著性P=0.00<0.05,所以HR-HPV与UU有显著等级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206,说明这两个量是显著正相关;MH结果显示等级相关的显著性P=0.052>0.05,所以HR-HPV与MH无显著等级相关性;CT结果显示等级相关的显著性P=0.014<0.05,所以HR-HPV与CT有显著等级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144,说明这两个量是显著正相关。5.以HR-HPV为因变量,UU、CT为自变量进行非条件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0.05的检验水准下,UU、CT均有统计学意义,UU的OR值为2.355,大于1,表示在其他自变量值固定的条件下,UU阳性患者HR-HPV的感染危险性是UU阴性患者的2.355倍。CT的OR值为5.019,大于1,表示在其他自变量值固定的条件下,CT阳性患者HR-HPV的感染危险性是CT阴性患者的5.019倍。因5.019>2.355,故危险因素从重到轻为CT>UU。6.295例女性患者中共检出支原体感染204例,阳性率为69.2%(204/295);支原体中UU单项感染136例,检出率为46.1%(136/295);MH单项感染11例,检出率为3.7%(11/295);UU和MH共同感染57例,检出率为19.3%(57/295)。各年龄段支原体的阳性率无统计学意义(χ2=3.164,P=0.531>0.05)。7.UU单项感染药敏检测中对交沙霉素、四环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的药物敏感性较高,敏感度分别为99.3%、94.1%、94.1%、93.3%、92.7%、92.7%;对罗红霉素敏感性较好,为80.2%;喹诺酮类药物中的左氧沙星、氧氟沙星、司巴沙星、环丙沙星则普遍较为耐药。UU与MH同时感染敏感度最高的是交沙霉素,高达96.5%,其次是美满霉素、强力霉素和四环素,可达到94.7%、93.0%和82.5%,而其他检测的药物普遍耐药。UU单项感染的药物敏感性明显高于UU+MH同时感染的敏感性。8.衣原体感染12例,阳性率为4.1%。结论:1.HR-HPV在各年龄段的阳性率有统计学意义,阳性率最高的年龄段为21-30岁。支原体在各年龄段的阳性率没有统计学意义。2.HR-HPV与UU、CT有相关性,与MH无相关性。3.在其他自变量值固定的条件下,UU阳性患者的HR-HPV的感染危险性是UU阴性患者的2.355倍,CT阳性患者的HR-HPV的感染危险性是CT阴性患者的5.019倍。4.UU、UU+MH感染对左氧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司巴沙星等喹诺酮类抗生素普遍耐药,此外UU+MH感染对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