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程序回转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qi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种较为例外的程序设置,刑事程序回转无论是在理论基础上还是在具体的制度设计上都对刑事诉讼程序所追求的安定、权威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揭示这种例外的诉讼程序的理论基础,指出其正当性所在,进而引出评判规则,从而对我国具体的诉讼实践中出现的一系列程序回转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评判;通过介绍外域法相关立法、司法经验,从规则设定到诉讼构造、立法漏洞填补等方面为我国的程序回转制度的完善提供思考。程序回转会冲击法律权威,会给被追诉人的权利保障带来更大的困难。然而,程序回转有其存在的必要,它体现了刑事诉讼程序的开放性,是程序本身刚性与弹性博弈的选择。程序回转有正常与不正常之别,其界分点就在于是否秉持了程序回转的正当性要求。在此要求之下,作为域外法经验的无害错误法则,可为我们提供评判程序回转的标准规则,以及为程序回转制度的构建奠定理论基石。面对我国司法实践较为明显的程序回转,如补充侦查、退回公安机关处理、撤回公诉、二审中发回重审、死刑复核发回重审以及审判监督程序中的发回重审,笔者较为详细地分析了各回转程序存在的问题,指出实践中的做法多有违背无害错误原则,并销蚀了程序回转的正当性基础。接下来探究了问题出现的原因,依照从立法到司法的逻辑进路,指出其中立法的空缺、刑事法律规范性的合法性危机、司法运作的思维逻辑和影响司法决策的外部因素,应当作为考虑的重点。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而不是逻辑。作为刑事司法理论、制度都更为成熟的欧美国家,其制度设计经验可以为正在寻求突破和发展的中国刑事司法制度提供诸多良益。以比较法的视野采撷整理,形成较为完整的域外法经验。程序回转在各国司法制度中都有存在,又因各国具体制度的差异而各有特点,通过分析域外补充侦查制度、域外公诉撤回制度以及域外发回重审制度,结合我国目前的立法、司法经验教训,笔者认为对程序回转的规制应当注意设定严密、明确的原则,注重当事人权利的保障;在司法体制上,改变“流水作业”式的诉讼构造,走向以“司法裁判”为中心;改革公检法绩效考评制度,削减肆意启动程序回转的个人、单位动机;立法上,进行必要的漏洞填补,以收束司法机关在程序回转问题上的过大的自由裁量权,保障当事人的权利。
其他文献
<正>徽州明清建筑上的木、砖、石三雕(以下简称三雕)是中华民族地域义化的沉积物,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值得我们研究和探索.一、三雕产生的社会背景徽州木、砖、石三雕的产
目的观察中医针刺辨证疗法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效果。方法 7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按照外
基于SERVQUAL多维度量表,本研究构建了一个服务质量五维度(有形性、可靠性、反应性、保证性、移情性)与网购顾客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研究假设。对过去一个月
<正>上期的图解微信技巧在《电脑迷》微信公众号上推出,有很多的读者分享转发。这次我们又收集了不少好用的技巧。扫码续签港澳通行证一般港澳通行证个人游是一年2次往返签注
唐初大儒孔颖达编纂《五经正义》,其对于儒家经典的疏解诠释涵括了丰富的诗学思想,尤以《毛诗正义》为著。孔氏提出了"情志"统一的诗本论,强调诗歌社会功能与抒情功能的统一,
以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家的伦理道德具有普世意义,其普世性的特质是:人禽之辨与礼仪之邦。普世性元素有:仁者爱人的人道精神、性善论的本体论基础、忠恕之道的基本途径、孝悌
<正> 托尔斯泰,这位十九世纪著名的批评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创作了许多不朽的著作,其中农民题材占有很大的比重。鲁迅,这位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巨人,他的小说创作也主要取材于农
采用西门子PLC控制器对自动化立体仓库堆垛机实训装置的控制系统进行设计.重点分析了堆垛机系统硬件设计部分,并给出了硬件系统结构图、PLC控制器I/O端口分配表以及系统程序
中国公元前16世纪以前的早期铜器已在50多个地点发现500多件,主要分布在四个地区,其年代最早者为公元前4500年。早期铜器的发展,经历了公元前4500~前2500年尝试冶炼各种原始铜
<正>随着无线网络的发展,近年来很多家庭和单位都安装了无线路由器,电脑和其他终端通过路由器上网,方便了自己的同时也给有些蹭网的人提供了可乘之机,甚至设置了密码也被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