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榜样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方法,对于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价值。具体表现为:思想引领,引导青少年选择正确的价值取向;道德感召,促进青少年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人生导航,促使青少年更好地实现社会化;行为示范,帮助青少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角色替代,弥补青少年青春期对遥亲感的需求等。然而,在价值多元、偶像泛滥的当代社会,青少年的个性得以充分张扬,再加上青少年逆反、追求时尚等青春期特性,使得传统榜样教育的有效性弱化,有研究者甚至担忧:榜样教育实效性的缺失暗藏着榜样教育合理性的危机。青少年榜样教育在当代社会是否已经过时?这一问题的答案毋庸置疑是否定的,然而,在当代社会,榜样是什么人,什么样的人能成为榜样,应为青少年树立哪些榜样,如何使教育者树立的优秀榜样为青少年所接受,采取何种教育方式能充分发挥榜样教育对于青少年成长的重要价值?对于这些问题,我们急需进行深入研究,并给予积极的理论回应和现实的回应。以上系列问题促使我探究当代青少年榜样教育。本文以研究当代青少年榜样教育的现状发展为切入点,在吸收和借鉴古今中外关于榜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究榜样教育的规律,并以提升榜样教育的有效性为归宿。具体而言,本文分为四个部分:导论部分说明了研究缘由、研究现状、研究问题、思路和方法。这一部分在于提出研究问题,明晰榜样教育的研究进展和不足,从科学性和可行性两方面选择研究方法。具体来说,本文在“如何提升当代青少年榜样教育的有效性”这主题的引导下,重点研究如下问题:榜样教育有效性的衡量标准即有效性指标是什么?当代青少年榜样教育有效性的现状及有效性不足的原因是什么?榜样教育有效性的条件及榜样学习的心理机制是什么?如何提升榜样教育有效性?第一部分是对榜样教育有效性的现状追问。这一部分交叉使用调查法、访谈法、文献法,探索教师榜样教育和学生榜样学习的现状,对比榜样学习有效性的指标,归纳出当代青少年榜样教育的特征并进行有效性分析和原因探索。在这一部分中,笔者尝试性地设计榜样教育有效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其分为四个维度(认知、认同、共情和行为)和若干个指标,以期更为科学、客观地评价现行榜样教育是否有效。第二部分是关于榜样教育及其有效性的理论探讨。该部分在梳理了国内外关于榜样教育及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榜样教育的依据、价值,榜样教育有效性实现的条件及榜样学习的心理机制。其中对榜样学习心理机制的研究是榜样教育研究的着力点,本文认为青少年榜样学习的心理机制是认知榜样——认同榜样——与榜样情感共鸣——效仿榜样——固化行为。第三部分对提升当代青少年榜样教育有效性的对策思考。根据榜样教育价值,结合榜样教育的现状和榜样教育有效性实现的条件及机制,提出榜样选择的五个标准、进行榜样教育的四个原则和六大方法。其中榜样选择的标准是:真实性、模仿性、先进性、民族性和时代性。榜样教育的原则是:生活性、崇高性、层次性和多样性。榜样教育的方法是:认知性榜样教育法、认同性榜样教育法、体验式榜样教育法,践履性榜样教育法,互动性榜样教育法,超越性榜样教育法。而榜样教育有效性的实现还依赖于良好的社会环境,因此需要发挥朋辈、家长、教师及公众人物的榜样示范作用,坚持榜样教育的常态化,强化大众传媒的宣传引导功能以及形成榜样权益的长效保障机制,为青少年榜样教育营造一个良性环境。榜样教育有效性的增强,离不开科学的理论指导;同样,理论的丰富与发展,也是在榜样教育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实现的。对于榜样教育及其有效性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模式的探索,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对于德育研究者而言,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