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式”话语中生态隐喻的功能研究

来源 :黑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deand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隐喻是生态语篇中的一种手段。它是促进人类尊敬自然、保护自然的重要方式。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它在倡导人类保护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系统功能语言学是研究语境中语言活动形式的学科,探索语言如何在语境中建构意义。功能语言学在功能研究上的突出表现成为探索生态隐喻功能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分析“习式”话语中的生态隐喻。以2012-2020年“习式”话语的生态语篇为目标语料构建小型语料库。旨在对“习式”话语中的生态隐喻进行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分析,探索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生态观。研究发现:“习式”话语中运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生态隐喻,在概念意义上,具有建构生态策略的功能,倡导生态文明建设;在人际意义上,具有倡导热爱生态的功能,唤起人民的情感共鸣;语篇意义上,具有指引生态方向的功能,明确目标,向美丽中国不断行进。本研究也证明了功能语言学具有极强的适用性和广泛的应用性,另一方面也为生态隐喻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其他文献
政论演说交际中,发言人往往代表着国家政权,演说内容涉及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模糊限制语具有增强语言灵活性、提高表达效率、对交际者进行自我保护的功能。模糊限制语在政论演说交际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研究政论演说中模糊限制语的俄汉语转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普京政论演说中的模糊限制语为研究对象。首先,进行相关概念阐释。论文绕模糊限制语的概念及政论演说交际的特点,分析了俄语政论演说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功能
动词描写情景—事件语义,与其他词类相比,不仅语义内容复杂、丰富,而且处于建构句子的核心位置,在很大程度上对其他句子成分的形式特征以及语义表达起着制约或决定作用。因此,从语义—句法层面对动词的语义特征及结构性能进行系统化的研究,是语言语义理论研究中一个迫切的课题。本文研究对象为俄语组合类动词,从语义次范畴化、句法描写及相应语言分析维度对其语义问题展开研究。论文第一部分总结分析了动词语义研究相关理论,
语言世界图景理论研究语言、思维与文化之间的联系。“观念”是语言世界图景的基本单位,它可以反映人的认知、经验与文化。本文根据语言世界图景理论和文化观念理论,以国内外的研究为基础,对俄语语言世界图景中的любовь观念进行研究。从现有文献来看,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主要从宏观的角度对广义的любовь进行了分析,与此不同,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作为“爱情”讲的любовь观念。本文将以一系列俄语熟语、俄罗斯文学作
领属结构具有普遍性,存在于世界上大多数语言中,但由于各民族的认知与文化的不同,在不同的语言中领属结构的句法表现形式也会不同,所以详细研究俄汉语领属结构有利于探究俄汉语领属结构在表达方式上的共性与个性,以期对俄汉语领属结构对比翻译提供帮助。本文主要运用类型学相关理论,将俄汉语名词性领属结构的形态类型、语序类型和语义类型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两种语言的异同。形态类型部分主要论述了俄汉语名词性领属结构的编码
学位
各国之间进行外交活动的根本原则即保护本国的利益,因此矛盾和冲突在所难免。而外交话语是实现外交活动的重要方式和内容,为保证两国外交活动的顺利进行,要注意外交话语的使用,既要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又要礼貌得体,有礼有节。委婉语具有缓和话语尖锐性、去负面意义等效果,因此在外交话语中被广泛使用。汉语自古以来讲究“避讳”、“曲言”、“婉辞”等,汉民族的思维方式也习惯不直言,委婉语较为丰富;而俄语作为屈折语,词
学位
人类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近年来,随着中俄人文交流合作不断发展,中俄毗邻地区人文交流合作也持续深入,深化并拓宽了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内涵。本文对中俄毗邻地区人文交流合作进行了研究。首先,我们梳理了中俄人文交流机制的内容、中俄毗邻地区人文交流合作的优势条件和主要推动因素。其次,介绍了新世纪以来中俄毗邻地区人文交流合作的现状,具体包括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旅游、媒体、电影、档案、青年
学位
现代语言学理论对于多义词的研究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语义学范畴,而是拓展到认知语言学领域,主张从隐喻和转喻方面入手对多义性问题展开系统研究。作为一种极为普遍而重要的词汇语义和认知语义现象,词汇多义现象在俄语多义动词中有着积极、典型的表现。本文结合词汇语义和认知语义学理论,以俄语分解义动词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多义认知语义分析。具体将主要从认知相似性和认知映射两方面探讨分解义动词语义衍生路径,揭示俄语分
学位
伊万·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是俄罗斯第一位享誉世界作家,在俄罗斯文学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屠格涅夫的作品反映了俄国真实的社会生活,他的语言平实优美,因此屠格涅夫的现实主义也被称为“诗意的现实主义”。《猎人笔记》可视为作家“诗意现实主义”的开山之作,小说用优美的语言和独特的笔触描绘了俄国农民的日常生活,体现出鲜明的俄罗斯民族文化特征和独特的精神内涵。在《猎人笔记》中,作家不仅展现了19世纪40
学位
歇后语是一种传统的汉语语言形式,其结构短小精简,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和文化内涵,目前已成为中国学者的重点研究对象。迄今为止,针对歇后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它的分类、文化内涵、修辞特点等方面。但是从认知语言学视角的研究并不多见,特别是对歇后语意义建构的动态过程和认知机制鲜有深入探讨。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整合理论,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黑龙江方言歇后语的意义建构过程进行分析,语料来源为《黑龙江方言词汇
《简·爱》是英国著名小说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作品,自问世以来就受到各界的喜爱。这部小说也普遍被学界看作是女性主义小说中的杰作,但是其中主人公简的梦境叙事描写以及梦境所反映出的女性心理值得进一步深入分析。本论文以叙事学理论为基础,再结合弗洛伊德、荣格等人有关心理分析的理论,采用文本分析的办法来对《简·爱》中主人公所做的梦进行具体分析,从分析梦的形式、内容,再到研究梦的意义。首先,总述梦在心理学与文学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