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霸权分解、无限表达自由或新的信息鸿沟——基于传播学视野对博客话语权的多维探讨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jian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博客以其“零进入门槛”和草根本质,催生了大众传播的批量繁荣,赋予广大受众前所未有的话语表达便利,并为构建公共话语领域营造了可能。由此,产生了博客话语权概念。 博客话语权通过私人日志为载体,借助于网络信息平台,通过对自身生存状态、社会问题等进行思考表达,对外传播进而施加影响力。某种程度上,博客话语权已不仅仅局限于博客在网络上发表文章的权利,更反映了博客存在的社会地位。它是对使用者现实社会身份、现实话语权的影射,它部分源于社会规范下的社会情境,部分基于网络的虚拟特质。 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博客概念的几个基本问题,呈现了博客话语权诞生的网络技术及传播土壤。作者从话语权的一般概念入手,于传播学研究视野系统总结了博客话语权的内涵、一般特征、名人草根博客分层及实现流程等核心问题。文章还以较大篇幅深入阐明了博客话语权的三个外围问题,即:与网络言论自由、把关人、信息鸿沟三者的相关联系。作者基于理想状态下博客话语权的构建问题,分别从构建前提、构建原则、构建对策三个方面探讨了博客话语权的走向。 本文的初步研究结论可以论定为:博客话语权作为公民个人权利,其回归大众有利于实现传播公平,促进公共话语领域的形成。但也应该看到,博客话语权的获取和表达已不单是个体行为,更与网络言论自由、把关机制、传播资源分配等密切相关,不应对博客话语权带来的表达自由寄予无限乐观,理想博客话语空间的构建有赖于博客作者、博客网站、政府监管部门的三方共建,以促良性话语空间的形成。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以人民网强国论坛为研究对象,对强国论坛议题的形成、衰变过程进行了研究并由此得出网络论坛议题演变的规律性特点。本研究首先介绍了BBS的发展历程以及BBS受众分析;指
期刊
Web2.0时代的到来,使数字信息的传播速率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技术的进步给信息传播带来了重要的影响。本文应用拉斯韦尔5W模式来论述Web2.0对互联网
近几年来,粉丝的群体极化现象在互联网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影响程度也越来越严重,粉丝“骂战”和“爆吧”现象时有发生。为什么在众多的网民群体中,粉丝群体成为群体极化事件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