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总线设备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

来源 :浙江大学信息学院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zibook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人们对现场测量技术和控制设备性能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为了使设备维护更具有科学依据,人们不仅要求现场设备能够提供过程测量信息,还要求能提供设备自身及控制过程的诊断信息、管理信息等非控制信息。目前国外的设备管理系统已经能够实现对智能设备的基本管理,而国内的设备管理系统的应用却一片空白。针对这种情况本文设计了现场总线设备管理系统,系统集数据采集、数据分析于一体,用户能实时观察现场设备的过程变量,记录跟踪查询使用修改记录,进行组态、校准操作,设置单位、阻尼时间等参数,从而为智能设备预防性维护、预测性维护及前摄性维护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本文首先设计了设备管理系统的总体网络结构,系统采用C/S模式,根据系统的功能需求,设计了系统网桥的结构和软件模块的架构。现场智能设备的驱动是实现设备管理的关键,目前主要有设备描述DD(Device Description)技术和现场设备工具FDT(Field Device Tool)两种驱动技术,然而这两种技术的应用范围是不一样的,目前自动化行业主要的设备厂商也分别支持不同的技术,单纯的使用任何一种技术都不能满足设备完全集成的要求。因此本文提出了将设备描述技术和FDT技术结合起来实现现场设备的集成,并根据现场设备的复杂性给出了实现现场设备集成的三种方法,详细介绍了FDT/DTM(Device Type Manager)的技术实现与基于DD技术的类DTM的技术实现。然后阐述了设备管理系统的实现。首先是控制层的实现,控制层使用以太网结构和TCP/IP协议,控制层主要有工程师站、操作员站、和应用工作站分别实现不同的功能。设备管理系统的数据库采用面向对象的SQL Server技术,数据库规模可变,可适合各种规模的工程管理,系统通过OPC服务器实现设备管理系统和工厂的无缝连接。最后总结了本课题研究成果,并对系统各项指标进行了测试验证。基于DD与FDT技术相结合的设备管理系统能够比国外的系统更灵活的选择生厂商,实现现场设备完全的集成。达到了现场总线设备管理应用要求—集中设备信息存储管理、实时总线设备信息通讯和分布式客户端设备信息访问。
其他文献
由于惯性导航系统和卫星导航系统具有良好的信息互补性,惯性/多卫星组合成为较为理想的导航系统。为进一步提高该组合导航系统的精度和可靠性,论文对惯性/多卫星组合导航系统
流程模拟可视化仿真技术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学科,并在系统仿真技术、可视化技术以及数据库技术的支持和应用下不断得到发展。信息可视化是可视化技术中的一个重
随着高层建筑和智能化建筑的不断出现,电梯作为垂直运输设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建筑物内需要安装多台电梯以满足乘客的交通需求。现代建筑多
随着高层建筑和智能化建筑的不断出现,作为交通运输工具的电梯也越来越显得重要。从单梯运行到双梯并联运行,再到电梯群控系统运行,人们对电梯系统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
APMP高浓打浆过程存在大量扰动,会引起成浆质量波动,因此有必要对打浆过程实施自动控制。但是表征成浆质量的指标—打浆度和湿重无法在线检测,只能离线测量,无法实现闭环控制,因此
随着我国磨削加工过程研究的进展,声发射技术在工程陶瓷材料磨削加工领域获得了普遍的关注,己成为现代制造系统用来监测磨削加工过程状态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为了提高磨削
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的全天时、全天候的探测及强穿透力的特点,使得SAR图像广泛应用于军事和日常生活中,如目标识别、地震台风预测、河流迁移检测等。但是由于SAR的成像机制,
膜计算是自然计算的一个新分支。它是从活细胞的结构和机能中抽象出来的一种计算模型,具有良好的分布式、并行性、非确定性等优点,已经成为了当前国内外信息科学家、计算机科学
流程工业是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行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流程工业的生产能力正在提高,然而生产水平进步的同时也要求信息管理技术的发展。如何建立和完善企业的生产
现场总线技术具有数字化、全分散性、开放性和互操作性等特点,代表了今后工业控制网络发展的方向,是当前自动控制领域中倍受关注的技术之一。本课题致力于研制具有较高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