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ss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教育部于2000年初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其中的综合实践板块中有一项提出了研究性学习的理念。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引入研究性学习的课堂与传统课堂的授课模式大为不同。它提倡教师放弃在课堂中主导地位,将课堂主体转变为学生。将学生从以前在课堂上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究与实践。传统授课模式下教育重点在应试,而引入研究性学习的教育模式重点则在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科学探究的素质。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正趋于自主发展、追求个性的关键时期,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重点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校教育能够培养出思维活跃、个性十足、具有科学探究素养和自强自立的高素质人才。很多进入高中学习阶段的学生都反映高中物理难学,这是因为高中物理相对于初中物理和其他学科而言更加抽象,具有高度概括性的定律定理让学生难以理解,复杂繁多的公式及其应用更是对学生逻辑思维的挑战。传统讲授模式下,学生们都是借用题海战术面对物理学习的重重困难,使物理变得枯燥乏味、难以理解。其实,物理学中的理论都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相对于其他学科更贴近学生的生活,若在课堂设计中以此为中心,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对于物理的学习将是其乐无穷。本文将研究性学习引入高中物理课程,培养学生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手段对知识进行探究。转变课堂教学思路,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的主体,而是引导学生用类似科研的手段主动探究知识,教师对学生的探究过程起辅助、指导的作用。文章中以牛顿第一定律为例,阐明了研究性学习在物理课堂中的应用与价值。学生通过对定律背景的研究,不但可以积累物理学常识,通过了解亚里士多德及伽利略的不同观点,深入、立体的掌握惯性定律,并且更清晰的了解伽利略创建理想实验的先进性和可行性,从而建立科学的思维模式。最后,通过实验亲身感受惯性的存在及其性质,通过教师点拨全面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研究表明,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引入研究性学习。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改变了学生固化的传统的思维模式,将从生活中提炼出的物理又还原到生活中去,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对目标知识全面、立体的掌握和理解。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其他文献
文章总结了泰山古树的保护(设置防护栏、树体支撑加固、自然灾害防范等)、维持(施肥、浇水、有害生物防治)和复壮(地上复壮、地下复壮、濒危古树复壮)技术。
基于胶州湾区域不同年代的海图和1986年、2000年的Landsat TM,2007年SPOT卫星影像和2010环境卫星HJ-1 CCD四幅遥感影像,利用Erdas Imagine和ArcGIS软件提取围填海信息,系统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电量的需求越来越多,因此配电网的电压在不断升高,对配电工程的施工技术也有着更高的要求。结合10kV配电网的一些特点,对10kV配电网工程
利用MADYMO软件建立某一车型正面碰撞时乘员约束系统模型,利用模型分析研究人体坐姿前倾角对驾驶员伤害的影响,并以试验数据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当坐姿前倾角小于1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但是,我们语文教师对学生的阅读训练存在着目的不明确、形式单一的问题,造
目的通过对硫酰氟熏蒸残留浓度与开箱散气时间、货物品种、包装状态等条件之间关系的研究得出合理的开箱散气时间。方法开箱门后在不同温湿度、风速条件下,选择不同废物原料
众所周知,经济全球化是柄双刃剑,它通过广泛而深刻的经济交流,能够调整资源和资金的配置,使得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能在其中各取所需,相互取长补短,但与之相对的是发生经济危机后
针对火电厂厂级自动发电控制(AGC)系统软件的编程,提出了一种基于eoldfire编译器的C语言与美国ABB公司的Symphony DCS Composer组态语言联合编程方案,解决了DCS组态语言对复杂算
目前,随着文化产业逐渐上升为我国的战略性产业之一,文化事业被国家重视的程度不断提高,从而直接使社会对艺术类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这也为艺术生的自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时机;而且
氯虫酰胺类杀虫剂是几年来新兴起的一类全新杀虫剂,作用机理独特,具有杀虫光谱,活性高、用量少、环境相容性好的优点,在农药市场占有相当的地位,解决了农林业中对鳞翅目昆虫防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