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问题视阈中的马克思哲学革命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cq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方传统哲学的基本理路在于超验的思维方式建构,黑格尔之前的哲学都很好地传承了这一进路。但对西方传统哲学的这种判定是与黑格尔哲学异质的,黑格尔的时代精神表达的是让理性与现实同一。马克思在哲学史上实现了一场伟大的变革,它的实质就是摆脱了哲学关注思辨性的理论志向,而转入了现实性视阈,而马克思能够实现这场变革正是通过扬弃黑格尔哲学实现的。走向现实社会的马克思面对是一个病态的图景。异化劳动是马克思早期对现实社会的探索,它有四个特性:(1)劳动者与产品的异化;(2)劳动者与劳动的异化;(3)劳动者与类本质的异化;(4)人与人的异化。但随着马克思思想的进一步深入,他又告别了异化劳动,转而对剩余价值理论进行探索。依马克思之见,它正好体现的是人与人的关系,即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关系。面对着病态丛生的社会,马克思提出了解放的主题。
其他文献
现代社会是一个法制健全的社会,法制文明的建设是现代人关注的焦点问题。但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即便有了良好的法律制度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创造一个维护法制的社
目的观察磨除单侧后牙造成偏侧咀嚼的大鼠颞颌关节内P物质(SP)的表达情况,进一步探讨颞颌关节病的发病机制。方法Wistar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6组,包括3个实验组及相应的对照
邓小平经济发展模式是邓小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内容包括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发展动力、发展步骤和经济体制。这一模式,为中国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对当代
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作为马克思的重大发现之一,从创立之日起人们就对它有不同的解读,这一理论作为人类对历史的本性及其特点、历史的形成及其动力、社会规律的正确理解和合理定
悖论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难题。自说谎者悖论出现以来,它便为世之智者所迷恋。不同时代的学者都对悖论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这些研究也相应地促进了不同时代背景下一系
地震仪是一种监视地震发生、记录地震相关参数的仪器。公元132年,东汉科学家张衡制作完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地动仪。此后的1800多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经验的积累,地震仪不断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