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TiO2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xin_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阳能的利用是解决当前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光电化学技术可以直接利用太阳光作为驱动力,可以在室温下进行深度反应,因而成为一种理想的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和洁净能源生产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光电化学技术材料,TiO2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光电化学性能、优异的热稳定性、无毒无害及制作简便等,在污染物的降解处理方面和太阳能直接利用方面都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然而,TiO2本身也存在诸多缺陷,比如:禁带宽度大,光谱响应范围窄,产生的电子—空穴对极易复合,这些不足大大限制了TiO2纳米材料的应用。  为了克服TiO2纳米材料自身的不足,本论文通过掺杂CeO2、Cu3Se2及FeS纳米材料制备了TiO2薄膜复合,讨论了所得复合薄膜的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采用扫描电镜(SEM)、投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光谱(UV-vis)、荧光(PL)等技术表征了复合薄膜的组成和结构,研究了复合薄膜的光电转换性能和光催化活性。  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CeO2/TiO2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光电性质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浸渍提拉的方式在载玻片上制备了单一(TiO2、CeO2)及界面复合CeO2/TiO2、TiO2/CeO2纳米薄膜,用XRD、SEM、UV-vis等技术对其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以亚甲基蓝和甲基橙的光催化反应为试验反应,对所制得的薄膜进行光催化活性分析。考察了单一样品厚度、复合样品叠加顺序及各层厚度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催化活性分析结果表明,单一样品的薄膜厚度有一个最佳值;复合样品的催化活性高于单一样品,并且复合的顺序很重要,只有以CeO2在底而TiO2在上的方式复合,在界面处才能发生电子由TiO2向CeO2的迁移,电荷分离效率提高,从而使光催化活性增强。同时对CeO2/TiO2薄膜和TiO2薄膜进行了光电转化性质研究。  2. TiO2/HS-CH2-COOH/Cu3Se2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光电性质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浸渍提拉的方式首先在导电玻璃上制备了TiO2薄膜,然后用巯基乙酸作为双功能连接剂把制备的Cu3Se2纳米粒子修饰到TiO2薄膜上,用XRD、SEM、UV-vis、PL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光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相对于TiO2薄膜和TiO2/Cu3Se2薄膜,TiO2/L/Cu3Se2薄膜的光响应范围明显拓宽,开路电压和光电流大大增加。  3. TiO2/FeS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光电性质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浸渍提拉的方式在导电玻璃上制备了TiO2薄膜,把制备的FeS纳米粒子敏化到TiO2薄膜上,用XRD、SEM、TEM、UV-vis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光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相对于TiO2薄膜,TiO2/FeS薄膜的光响应范围明显拓宽,开路电压和光电流大大增加。
其他文献
刺激响应材料,是指在环境因素刺激下,自身的某些物理或化学性质发生相应变化的一类材料。这些刺激因素包括机械压力、酸碱、金属离子、温度、电磁等,此类敏感材料在信息记录
聚合物在电子封装中的应用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聚合物材料由于其具有密度小、优良的电气绝缘性能、优良的介电性能、原材料便宜且容易加工等特点,在电子封装领域已有广泛应
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是人类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氢能凭借来源广泛、燃烧热值高、产物环保无污染等众多优势,被认为是极有可能代替化石燃料的新能源,其研究开发也一直是能源领域的热点。利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太阳能光催化直接分解水制备氢气是一种清洁且可再生的氢能生产方式,而研发稳定、高活性、具有可见光响应的光催化剂则是实现太阳能光催化制氢的重点和难点。卟啉具有良好的光吸收性能,作为一种较为常
学位
本文对滑石粉、石墨、云母粉、碳酸钙、硅灰石、硫酸钡、氢氧化铝、氢氧化镁八种填料改性充油SEBS(O-SEBS)/PP共混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磨损机理和流变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重点研究了滑石粉(Talc)的粒径和含量对O-SEBS/PP/Talc体系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考察了用不同偶联剂以及复合表面改性剂处理填料表面对O-SEBS/PP共混材料摩擦学性能的影响,最后还对O-SEBS/PP/fi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