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研究经椎弓根和经椎管两种不同方式于椎体内植骨与胸腰椎骨折愈合的差异性并对比疗效。方法: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内收治的40例胸腰椎骨折(AO分型A3型)患者的临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研究经椎弓根和经椎管两种不同方式于椎体内植骨与胸腰椎骨折愈合的差异性并对比疗效。方法: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内收治的40例胸腰椎骨折(AO分型A3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中植骨路径不同分为A组(经椎弓根植骨组),计20例;B组(经椎管植骨组),计20例。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椎体内植骨分布区域及百分比、椎体后凸Cobb角、矢状面指数(Sagital Index,SI)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所有随访案例术后未见钉棒断裂、退出、松动等不良事件,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无医源性脊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经椎弓根植骨组与经椎管植骨组植骨面积比值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认为在植骨区域比较上经椎管组优于经椎弓根植骨组。经椎弓根植骨组和经椎管植骨组患者组内术后即刻、末次随访与术前伤椎S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与末次随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椎体后凸Cobb角均小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椎体后凸Cobb角与术后即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组间分别比较术后即刻和末次随访伤椎S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尚不能认为两种植骨方式在恢复伤椎椎体高度的效果上有差异。所有病例中伤椎椎体高度复位均满意,但部分病例长期随访发现椎体高度丢失,丢失高度约为1-4mm,高度丢失≥2mm的病例数中经椎管植骨组(4例)多于经椎弓根植骨组(2例)。结论:经椎管椎体内植骨在植骨区域上优于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但两者术后疗效无明显差异,经椎弓根或经椎管行椎体内植骨成形术结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在治疗胸腰椎骨折上均可取得优异效果,术后伤体高度恢复及后期椎体高度丢失率满意,是有效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方式。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油酸型动物模型,研究胸部弥漫性彗星尾征与腹部脏器早期损伤的相关性,探讨胸部弥漫性彗星尾征提示腹部脏器早期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实验组和对照
目的:系统评价外翻式与标准式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疗效方法:通过检索Pub Med(1992-2015.7)、EMBASE.com(1992-2015.7)、Cochrane Library(1992-2015.7)、中国期
从历史上看,每当社会转型时期,社会政治理论都要有一番凤凰涅槃般的脱胎换骨,得风气之先的思想总能站在时代的制高点,把握时代主题,揭示其规律,指出其方向,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目的:探讨直立位MR扫描时青少年盘状半月板及正常半月板所发生的变化,分析变化程度与半月板损伤及年龄之间是否有相关性,了解青少年盘状半月板及正常半月板各年龄段形变能力
可交互人体肝脏数字模型的个性化建模与仿真是肝脏虚拟手术的关键技术之一,能够直观、立体地显示肝脏的解剖结构,为肝脏疾病的治疗和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对肝脏解剖结构
目的:探讨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uman amniotic mesenchymal stem cells,h AMSCs)是否具有MSCs的特性及经诱导后在体外能否向韧带细胞分化。方法:取产妇胎盘通过酶消化法获得h
称谓语作为言谈交际的先导,能反映一个民族的传统与文化。英、汉两种语言中亲属称谓和社交称谓的差别,折射出中西历史文化和两种民族观念中伦理道德观的不同之处。
目的: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人们更倾向于在休息时间进行体育活动,体育活动的增加同时,导致了跟腱断裂的患者逐步增多。虽然有多篇关于跟腱断裂的文章发表,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对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之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
我国的IT产业在当今世界上倍受关注,而IT产业中的项目管理则更是业界关注的焦点,其中,质量管理又是重中之重。业界专家认为,质量管理的不成熟是国内很多IT产品项目失败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