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从绘画的角度探究文学与绘画的关系已成为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领域中一个引人注目,令人期待的研究倾向。跨学科研究是以文学为一端,以艺术门类等其他学科为另一端,在对其相互关系的梳理中,一方面揭示在人类文化体系中不同知识形态的同质与异端,另一方面彰显文学之为文学的独特性。跨学科是衡量比较文学研究成立的重要标识之一,毫无疑问,跨学科研究大大开拓了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其中追寻文学与艺术等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所交叉的共同规律,成为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论。因此,以绘画艺术关照韩国现代小说的研究意义在于全面理解这种艺术特征,把握韩国现代小说艺术的独特性,并为进一步解读韩国现代小说的深层意蕴提供一个重要的依据,这不失为一种有意义的探索和尝试。各种艺术在长期的创作实践和历史发展过程中,会逐渐形成各自不同的艺术特点。绘画和文学虽然都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但二者反映生活的方式并不相同。绘画直接以色彩、线条、块面来塑造形体,表现意象,给人以视觉美感。文学则是借助语言文字的间接描摹,把事物的轮廓、动态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从而创造出一个使读者得以进入其中的虚构的艺术世界,寄托作家对生活的概括和理解。由于文字本身是观念的、概括的,因此,文学所塑造的艺术形象不能直接作用于欣赏者的感官,只能借助欣赏者的想象和联想唤起具体可感的意象。就形象的强烈直观性和可感性而言,绘画优于文学。但绘画却较多地受到时间和空间的束缚,不能够像文学那样,借助于语言文字自由广阔地驰骋想象,淋漓尽致地抒情。在广义的概念外延上,文学属于艺术,但文学与其他艺术毕竟是不同的学科门类,它们各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艺术规律,所以也就存在着差异性。正是这种文学与其他门类艺术之间的共性与差异,使得文学与艺术之间能够互相影响,互相孕育,互相阐发,互相借鉴,为比较文学与艺术进行跨学科研究提供了文化背景及可能性,同时为现代小说家提供了艺术追求的潜能。纵观近90年代以后的韩国现代小说,很多作品都以一种独特的姿态展现在读者的视野中。这些小说中传统的小说要素越发淡化,作家们大量借鉴使用了文学以外的艺术手法,创造了融合多种艺术因素于一体的别具一格的小说。韩国现代小说家们“以画入文”不仅是绘画技法的借鉴,更是内在精神的追求与交融,它丰富了小说的内涵,使之具有跨时空的艺术魅力。在这些绘画艺术特征与作家心灵情感的双向对读中,我们更能品味韩国现代小说的独特与魅力。迄今为止与本文相关的研究在韩国学术界还刚刚起步,鉴于此,本文从绘画艺术视角审视韩国现代小说,以文学与绘画相联系的角度为切入点,探讨韩国现代小说中的某些审美特质,力图扩展新的研究空间。。论文共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在论文第一部分中,阐述了本选题的可行性、研究价值与目的、前人研究成果等,并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总体概括。纵观迄今为止韩国学界关于韩国现代小说与绘画关系的研究成果亦不在少数,但研究者多从作家作品的个别现象出发作一些个案的研究,仅指出文学作品中“有画”这一表层现象,缺乏从审美意义上对韩国现代小说与绘画关系作整体的关照,挖掘其内涵。这些也就成为本研究的起点和思考问题的出发点。第二部分,这一部分是全文论述的基础,旨在说明文学与绘画的共同点和区别以及二者互通的可能性,进而为下文的论述作理论上的铺垫。文学与绘画两种艺术具有相通之处,文学是时间的艺术,绘画则是空间的艺术,但在艺术的本质上两者都是为了表现创作者的某种思想和情感。因此,自古以来文学和绘画被称之为“姐妹艺术”,两者相互交流,相互借用。这为现代小说家引绘画元素入小说提供了艺术追求的潜能。第三部分具体分析其与绘画相关的代表性韩国现代小说作品,了解韩国现代小说是怎样接受绘画要素的,从而在第四部分梳理韩国现代小说接受绘画要素的特点及作家在创作作品的过程中接受绘画要素的主要原因。同时提出韩国作家在接受绘画要素时比起包括本国的东方绘画更喜好西方绘画的疑问,因此对于成为主要原因的东西方绘画的特点进行简单的了解。在结语中,指出韩国现代小说中丰富的绘画世界,是一个有独特意义的审美新空间,发掘、探索韩国现代小说的审美特征,是研究韩国现代小说价值的一个新视角。借此笔者希望本研究能够在小说艺术与绘画关系问题的研究上躬尽自己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