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og在历史人文纪录片中的应用创新研究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mk07js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人文纪录片以影像化的表达方式,向受众述说历史,向人类传递情怀。自20世纪以来,历史人文纪录片有过蓬勃的发展,也遇过短暂的停滞。在这个螺旋发展的过程中,历史人文纪录片吐故纳新,抛掉陈旧的制作形式,将电影化的叙事和传播手段融入自身,不断实现新的发展。如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迭代和移动终端的升级,传统的大型摄录设备逐渐被便携的轻量化终端替代。以往只存在于电视台等官方媒体手中的影视创作能力得以“下放”,越来越多的影视爱好者通过自己手中的智能终端进行拍摄。乘着这股创作东风,以互联网为依托的视频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发芽并迅速成长,平民创作者纷纷在平台上分享自己的创作内容。由此,以记录个人生活为主要内容的Vlog开始流行。将历史人文纪录片的内容融入Vlog,或者说用Vlog的制作模式去拍摄历史人文纪录片,是笔者将历史人文纪录片和Vlog相融合实现的创新性表达。从纪录片的角度看,Vlog的制作模式具备对时间的分级建构、对空间的内外关联以及对创作主体的个性化表达等特点。除此之外,Vlog还具备剪辑节奏快、传播渠道广等优势。对Vlog拍摄、剪辑及传播特点的引入,可以创新纪录片的制作模式,激发纪录片的内生动力。从Vlog的角度看,历史人文纪录片具备对厚重历史的再现、对传统文化的挖掘以及对文史情怀的传达等特点,对这些特点的引入,可以丰富Vlog的拍摄内容,拓展Vlog的受众群体。本文以毕业设计作品《寻找冯友兰》为例,结合笔者自身对历史人文纪录片和Vlog的创作经验,对互联网迭代和移动终端升级背景下历史人文题材的Vlog视频的创作方式进行研究分析。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从背景、意义、创新点等角度出发,对Vlog的研究现状进行理论梳理。第二部分通过对Vlog发展历程的总结和梳理,对其概念进行界定。第三部分探讨历史人文纪录片和Vlog两种视频制作模式对影视叙事时间的不同建构方式。第四部分探讨历史人文纪录片和Vlog两种视频制作模式对影视叙事空间的不同建构方式。第五部分以叙事作品的叙述流程为基础,探讨历史人文纪录片和Vlog两种视频制作模式不同的表达方式。通过毕业作品的拍摄及本文的写作,笔者希望能对Vlog及纪录片行业提供一些有益于其发展的参考。
其他文献
含缺陷服役构件在准静态和循环载荷作用下,部件的极限强度、剩余寿命和启裂失效的结构完整性(integrity of structures, IOS)基础研究一直受到工程与学术界重视。在一些高温
资本主义带来了现代世界的碎片化,碎片也就因此成为了众多理论家考察现代性的一条特殊路径。本雅明将碎片作为19世纪巴黎城市景观的起点,在对现代性社会批判反思的背景下,选
气象条件是组成人类生活环境的重要要素,气象条件及其变化不仅影响人的生理健康,对人的心理情绪方面的影响也非常明显。有利的气象条件,可使人们情绪高涨、心情舒畅、生活质量和
报纸
研究现实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历程,应该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中国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历史源头应追溯至“五四”新文化运动,在中国最早提倡现实主义的是陈独秀.鲁迅是
在甘肃陇南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族群共同创造了多姿多彩的陇南区域文化;20世纪初期,陇南见证了中国民主革命斗争的英雄传奇,红色文化积淀深厚。依托特色文化资源,发掘区
城镇供热是城市公用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城镇供热一直采用福利供热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投资主体单一和国有供热企业低效率问题严重制约了城镇供热
大型焦炭塔内部物料反应引起焦炭塔塔体、支承结构、钢框架及管线的振动。异常的振动使人产生恐慌,并影响日常生产,需采取有效的振动控制措施减小振动。以某石化企业焦炭塔为
研究背景:最初,外泌体被认为是细胞垃圾。后来,随着外泌体参与细胞间的交流的功能被发现,大量外泌体对其受体细胞的影响的研究涌出,但外泌体对供体细胞的影响尚不清楚。已有
SPOC作为新兴的小范围私有在线课程已经在高校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目前各高校对其教学效果如何评价各异。本文首先阐述SPOC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重要地位,然后结合H高校
互联网驱动下的数字化革命正在引起全球经济根本性的变革,这不仅产生了新的交流方式、信息共享方式、商业模式及就业增长新来源,同时也提高了社会各界对有关新的国际贸易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