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用类文本是我们实际生活中接触和运用较多的一类文本。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首次将实用类文本纳入课标体系,在2017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列为七个必修学习任务群之一。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实用类文本在语文课程中的地位也在不断提高。实用类文本教学作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及其本身的特点等原因,实用文教学在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因此,探求适合于实用文的教学策略以发挥它独特的教育价值,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改善当前实用文的教学现状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本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即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该论文的相关背景资料,包括选题的缘由、选题的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第二部分从理论角度对实用类文本的概念、范围以及教材中各类实用类文本的特征进行了梳理。第三部分通过对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以人教版为例)中实用类文本选文内容的统计分析、从学生和教师的角度对目前高中语文实用类文本的学习和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梳理归纳目前高中语文实用类文本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第四部分针对调查中所反映出的目前实用类文本教学的问题,在教材设置层面提出要完善实用类文本在课标和相关文献中的阐述,进一步合理安排教材中选文的类型和编排顺序,在教师教学层面从增强教师实用文的教学意识、明确其教学目标、针对不同类型实用文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合理进行教学评价几个方面提出具体的建议,最后结合实用文在高考中的考查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以期对当下的实用类文本教学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