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铜(Ⅰ)磷光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在有机电致发光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6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考察了系列铜(Ⅰ)磷光配合物的配体结构及抗衡离子对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的影响。具体工作如下:   ⑴考察了系列2,2-二联吡啶/三苯基膦及1,10-菲咯啉/三苯基膦混合配体绿光Cu(Ⅰ)配合物在聚合物薄膜中的光致发光及电致发光性质。研究表明在2,2-二联吡啶的6,6位引入烷基取代基能有效提高2,2-二联吡啶配合物的光致发光及电致发光效率,效率值可比拟于经典的1,10-菲咯啉配合物。   ⑵研究表明离子型磷光配合物的OLED稳定性差与抗衡离子在电场作用下的重新分配有关。为了增大抗衡离子尺寸以避免抗衡离子的迁移,采用四[3,5-二(三氟甲基)苯基]硼酸作为配合物[Cu(dnbp)(DPEphos)]+的抗衡离子获得了高效、稳定的器件性能。   ⑶用带有位阻基团的2,9-二甲基-1,10-菲咯啉(dmp)替代常用的1,10-菲咯啉(phen)配体能大幅度提高中性配合物[Cu(X)(dmp)(PPh3)](X=Cl,Br,Ⅰ,CN,NCS)的发光效率。其中碘化亚铜配合物[CuⅠ(dmp)(PPh3)]在固态下有明亮的黄光,并表现出的良好的电致发光性质。   ⑷将传统的二亚胺配体换作不对称的亚胺-膦配体,可在保持Cu(Ⅰ)配合物高效发光的同时大大提高配合物的光化学及电化学稳定性,而原因与激发态下的氧化还原反应只发生在二齿配体的单侧有关。我们将这类稳定的新型Cu(Ⅰ)磷光配合物成功应用于OLED。
其他文献
随着半导体激光发射器的发展与应用,近红外区光电功能材料由于具有在光纤通讯、信息存储、伪装与隐身以及生物检测等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而日益成为材料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鉴
随着钒应用领域的扩大,世界钒生产能力也不断增长。从含钒资源中提取和生产钒的研究也很多。我国是世界三大钒生产国之一,在钒的生产工艺方面也做了不少的研究,但大体工艺步骤基
介孔材料由于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孔径均一且在纳米尺寸可调,形貌可控,热稳定性较好等一系列特点,因而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兴趣和关注。控制介孔二氧化硅的形貌和尺寸可以
由于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不仅具有丰富多彩的结构,而且在发光、磁性、催化、气体吸附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科学家们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极大的成果,进一步的拓展
高分子结晶学的研究最初是按照小分子结晶模式来研究的,随着越来越多高分子晶体特有现象的发现,小分子结晶理论不再完全适用,人们在此基础上相继提出了一些理论模型来解释高分子
别看李凤玲出道不久,但是文化底蕴很深,平时休息的时候,她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书。“之前看过梁实秋的《雅舍谈吃》、蔡澜的《寻味:行路天下,吃情不减》,而梁文道先生的这本《味
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因具有高效、快速、灵敏、试剂和样品用量少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生物化学、药物分析等各个领域。在各种毛细管电泳分离模式中,区带电泳具有简单
这台“二合一”的“香港舞蹈新势力”亮相于展演周第二天下午的“另类平台”,让我们亲睹了香港现代舞新生代的新面貌.rn《回声摺叠》是李伟能自编自演的独舞作品.他以着实可
期刊
学位
中国画是世界绘画艺术中最讲究装饰手法的一种,它不仅描绘对象的外形,而且还表现出了他的精神。中国画除了装饰作用以外,更成为了突出个人品位与个性的装潢点睛品。从古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