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拉善地块位于中亚造山带南缘,西接北山造山带和塔里木克拉通,东临华北克拉通。大多数学者认为阿拉善地块属于华北克拉通的西延部分。近些年来,有学者对阿拉善地块中奥陶系和泥盆系的碎屑锆石进行了U-Pb定年及Lu-Hf同位素研究,认为阿拉善地块记录了不同于华北克拉通存在的岩浆-构造事件,在晚泥盆世或晚二叠世还未与华北克拉通拼贴,在华北克拉通与阿拉善地块之间可能存在一条疑似的缝合带。因此,阿拉善地块的构造属性仍然存在很大的争议。本论文主要选择阿拉善地块西段位于金昌以西30Km地区的龙首山岩群进行研究,采集副片岩样品开展碎屑锆石的年代学研究。200多颗碎屑锆石U-Pb定年的结果表明:锆石年龄谱207Pb/206Pb年龄呈现出双峰的特征,主要形成于古元古代-新太古代,分别为1900~2100Ma和2300~2500 Ma。前人对阿拉善地块东部出露的有古元古代到太古代岩层进行了精确的锆石U-Pb定年,其结果表明新太古代的叠布斯格岩群的形成时代约为2.7Ga,古元古代的巴彦乌拉山岩组的年龄2.5~2.26Ga,古中元古代的阿拉善岩群中获得的年龄分别为1.37Ga和1.62Ga。本文和前人的结果暗示了阿拉善地块东部也普遍产出有古元古代到太古代的碎屑锆石。本文对比了同是古元古代但属于华北克拉通中长城系地层和其中鄂尔多斯地块的贺兰山砂岩以及桌子山岩群,还对比了祁连地块、扬子地块和塔里木地块的基底碎屑锆石。本文采自龙首山岩群的片岩锆石年龄谱207Pb/205U年龄同样呈现出双峰的特征,与华北克拉通的鄂尔多斯地块同时代地层的锆石年龄峰值具有相似性,表明古元古代时期阿拉善地块可能与华北克拉通亲缘性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