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社会抗争中的情感动员研究——基于“夏俊峰案”的内容分析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bula_07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国的社会抗争越来越呈现出常态化的趋势。与西方的社会抗争动员方式不同,中国互联网社会抗争主要采取情感动员的策略。  本研究通过对凯迪社区、凤凰网、天涯论坛上“夏俊峰案”相关报道的内容分析,发现当前中国互联网社会抗争中情感动员的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在动员策略上主要是通过对信息源、相关事实的选择性忽视和悲情展演来建构“强-弱”的二元对立身份,进而形成基于弱势身份的“道德霸权”,重构了中国互联网上的权力格局。  隐藏于体制内的刺激反应型抗争特点、威权体制、非直接利益相关者的动员主体、消费社会里的媒体炒作和传统文化等因素共同导致抗争主体选择情感动员的策略。情感动员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其反映了当下中国的情感结构。  在上述研究发现的基础上,本研究认为中国社会抗争研究必须充分考虑中国国情和历史文化特点,对公共领域的研究也需要对基于情感的公众参与方式给予充分重视。
其他文献
20世纪末中国社会悄然涌起一股怀旧思潮,并且在新世纪的头十年逐渐升温,在怀旧风潮的引领下,许多怀旧风格的电影如雨后春笋纷纷出现,而这些电影在上映之后几乎都受到观众的好评,甚
学位
本文以“身体”为切入点,以健身类微信公众号为例,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将健身类微信公众号中有关身体呈现的文章作为样本进行研究。通过详细的编码与类目建构,对样本文章进行数据
本文以女性主义及其重要理论性别文化作为理论基点,通过对中国不同时期的家庭伦理剧中的女性形象的变化,来分析探讨最能反映当代中国社会及家庭变化的电视题材——家庭伦理剧
通过从不同角度对大量的深孔爆破地震动测试数据的分析 ,得到了岩石中爆破地震波传播的频率、幅值和持续时间等主要参数的变化规律以及它们的影响因素 ,并通过二元回归法 ,拟
微博客是一种近年来新兴的网络媒体,其一经出现,便迅速在互联网上占据高地,并很快被活跃于互联网之中的年轻用户——大学生群体所熟悉。相对于传统的社交网站,如人人网、开心
社交网站作为一种新颖的网络媒介形式,正在全球范围吸引着大量网络用户。美国的Facebook、Myspace以及国内的开心网等休闲娱乐型社交网站的流行印证着社交网络时代的到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