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甘宁青商路与市镇分布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tiantiande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交通是人类进行地区间物资文化交流所必需的纽带和桥梁,商路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动脉,经济的增长、市镇的兴盛都与发达的水路交通网络密不可分。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甘宁青地区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以及人文环境的影响,甘宁青地区的发展在近代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从民国建立到抗战爆发,甘宁青地区的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近代商路的开辟与变迁,形成了便利的水陆交通网,给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大大促进了这一地区的商品流通,很多专业型市镇都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使得甘宁青地区的商品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笔者以地方史志为基础,参考近代西北系列游记以及部分民国调查研究资料,以商路变迁和市镇分布为切入点,对近代甘宁青地区的商路与市镇分布进行纵向的研究分析,同时通过建立模型来展示传统商路在近代的延续及其与甘宁青地区市镇分布之间的关系。甘宁青地区特殊的地理自然环境,造就了甘宁青独特的水陆交通网络,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近代甘宁青地区的市镇网络。无论是施坚雅模式的模型化还是中国社会的复杂性,商路交通与市镇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在甘宁青地区主要的商业贸易中心无不在水陆交通的枢纽位置,可见区位因素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在中国漫漫的历史长河中,甘宁青地区市镇的发展又被烙上了明显的军事政治色彩,多种综合因素的影响以及自然环境的制约,近代到现代的甘宁青地区的经济发展缓慢。以史为鉴,我们要了解历史上甘宁青地区经济发展的起落过程,为新时期的西部开发提供有益的借鉴。
其他文献
六朝上承秦汉、下启隋唐,是一个政治大动荡,民族大融合的时代。在今江苏南京、丹阳和句容等地尚存有33处帝王陵墓遗迹可考。这些残存的南朝陵墓石刻是了解六朝历史的第一手资
学位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隋唐东都城的空间布局。隋唐东都城含义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东都城,仅指隋唐洛阳城垣以内的宫城、皇城及外郭城;广义的东都城,不仅指上述区域,而且还包括城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