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工作面采动影响下煤层巷道锚杆支护技术研究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andyk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华润煤业205工作面回风顺槽的支护方式为研究对象,研究与205工作面相邻的206工作面回采及205工作面双重采动影响下205工作面回风顺槽的支护形式与支护参数。论文首先测定了205工作面开采的3号煤层顶板力学参数,综合顶板岩性、各分层厚度、应力环境等因素,初步确定了回风顺槽的围岩稳定性,采用理论分析及工程类比的方法,提出了锚杆(索)支护方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数值计算模型,研究双工作面开采时回风顺槽的围岩破坏范围、顶底板移近量、两帮移近量、煤柱中应力分布等规律,通过改变锚杆、锚索的支护参数,研究不同支护参数对巷道支护结构稳定性的影响,从而确定优化的支护参数,研究表明:1、3号煤巷道围岩属Ⅲ类中等稳定围岩,工程类比法得出的支护方式和支护参数为:基本支护形式按顶板较破碎时考虑,锚杆+W钢带(或钢筋梁)+网,或增加锚索;桁架+网,或增加锚索;主要支护参数为端锚,锚杆的杆体直径18~22mm;间排距0.6~1.0mm;,锚杆长度1.8~2.4m。2、数值模拟表明,巷道未受采动影响前,回风顺槽围岩破坏范围基本呈对称分布,巷帮出现深度为0.5m的破坏。顶锚杆锚固范围内及巷道底板中部垂直应力较小,为应力降低区,两帮垂直应力的分布基本呈现对称状态,得出采动影响前205回风顺槽围岩处于稳定状态。3、相邻206工作面采动对205回风顺槽围岩稳定有一定影响。(1)当206工作面回采至测点前方30m时,回风顺槽围岩破坏情况较之前测点前方20m时变化不大,此时巷道围岩进入新的稳定状态。(2)回风顺槽围岩位移量在相邻206工作面位于测点前20m和测点后40m范围内受到相邻工作面的采动影响较大,之后随206工作面的推进,顺槽进入新的围岩稳定状态。(3)由煤柱的应力变化分析,206工作面回采时对煤柱的采动影响范围为12m,对回风顺槽的采动影响较小,所以206工作面开采后,205回风顺槽围岩仍处于稳定状态。4、205工作面采动对回风顺槽稳定性的影响。(1)从顺槽围岩屈服破坏单元分布情况分析,超前工作面10处顺槽围岩出现明显的破坏,此时巷道处于不稳定状态。(2)回风顺槽围岩位移量在超前工作面30m处开始增大,超前工作面20m时围岩位移量数值增加幅度比较大,此时应对回风顺槽顶板进行超前加强支护。5、经多方案数值模拟,优化后的支护方案为:顶板布置4根锚杆,锚固方式为端锚,长度2.4m,两帮各布置3根锚杆,长度2.2m,锚固方式为端锚,间排距都为1000×900mm;锚索采用“5花”布置,锚固方式为端锚,单根排居中,间距1600mm,排距900mm。6、优化后的支护方式及支护参数能满足205回风顺槽支护要求,但施工中必须实施动态监测,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支护参数。
其他文献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智能机器人正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作为机器人与周围环境交互的末端执行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多指灵巧手模
战略采购的实施,应在集中市场与资源的基础上,更加着眼于对物料供应的细分、对供应商的评价和管理,以及对战略采购全生命周期成本的分析,从而为企业争取明显的竞争优势.本文
现代燃气轮机转子的结构形式以拉杆转子为主,组成转子的叶盘结构具有复杂的耦合特征,其中级间接触耦合对叶盘的动力学特性有着重要影响,耦合边界处理不当将导致在研究叶盘对
随着采煤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选煤厂的粗煤泥含量逐渐增加,如何对其进行高效分选逐渐成为选煤界的焦点问题。实践表明,三锥旋流器作为一种新型粗煤泥分选设备,对粗煤泥具有
质疑,是最能调动学生读书、思索、问答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学习方法.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在一问.《新课标》中的阅读要求
期刊
道路平面交叉口常常是交通事故的多发点,因此道路交叉口的安全设计与改造对提高道路安全状况起到了重要作用,不规则交叉口是城市道路网的瓶颈,许多交通事故、交通拥堵现象都发生
安全问题遍及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认知安全现象的重要性。安全原理作为人类从事各项安全活动的基本理论与指导策略,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