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链非编码RNA及可能的表观遗传调控对马驯化影响的初步分析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i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驯化是生物在长期的自然选择和协同进化过程中,物种间演化出的一种互利共赢的生存方式,是将自然环境下的动物或植物繁育改变为人工控制下的过程。马的驯化是一个复杂有趣的过程,始于5500年左右或者更早,并在短短的几千年内极大地影响了人类文明的传播。近年来,关于马的驯化的研究,主要涉及马在什么时间被驯化,以及马如何被驯化,这些研究主要聚焦于蛋白质编码基因。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能够将表观基因组修饰酶携带到基因组特定的位置,表观基因组修饰对基因表达的调控很可能相当程度影响了驯化。目前没有关于马lncRNA与驯化关系的研究。在本课题中,我们分析了马驯化过程中lncRNA及其可能靶基因(至少一个lncRNA在其启动子区域有DNA结合位点)的变化,并根据GO(Gene Ontology)数据库和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数据库等分析了靶基因的通路富集特性。我们分析了古马和现代马的DNA序列,包括1匹公元前4万年前没有驯化的野马、1匹5500年前的Botai 马、1匹2300年已经驯化的古马和1匹现代马。我们综合分析了这4个时期较高质量的65个lncRNA序列和22341个启动子区域(+3500~-1500 TSS)序列,发现lncRNA序列变化不大(以序列距离度量),仅仅58个lncRNA就已经有2289个可能的靶基因,而且形成了一个潜在的复杂庞大调控网络。其次,驯化过程中伴随着TTS(triplextarteging site,即lncRNA的DNA结合位点)的丢失和获得,从野马到现代马TTS结合亲和性逐渐增高的靶基因涉及免疫应答和神经系统调节,lncRNA的靶基因还包括一些已经报道的和驯化相关的基因。我们的分析结果支持驯化机制的“神经脊”假说。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靶基因主要和嗅觉、感官刺激反应基因相关,部分靶基因和代谢通路、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Neuroactive ligand-receptor interaction)等显著相关。这些结果表明 lncRNA介导的表观遗传调控极大地推动了马的驯化。一个重要而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是,此结论是否具有一般性,即在其它动物中,lncRNA对驯化的影响是否也聚焦于这些通路。
其他文献
本文以玉磨铁路曼么二号隧道工程为研究背景,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在前人研究隧道大变形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提出特定地质条件下变形的原因,并结合现场实测数据和模拟值对比,进行
在复式钢管混凝土截面中应用再生块体混凝土,可发挥圆钢管约束效应好、延性好的优点,有利于弥补再生块体混凝土的缺陷,本文对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标准试件的受力性能和复式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剧,土壤盐渍化的问题日益严重,大面积盐渍土地被荒废,已成为全世界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了全球经济的发展。如何改良、开发和利用盐渍化土地也成为
截止2016年杨陵区大多数村庄的公共中心建设已经基本结束,且已投入使用,但是各村公共中心的使用效率不高,出现了大量的闲置空间,作为村庄核心的公共空间,不能满足村民的实际
由于木材具有不可焊性,木结构节点连接是木结构设计和研究领域的重点。木结构螺栓连接节点初始刚度低,用钢量较大。随着多高层木结构建筑的发展,对节点的承载力和刚度有了更
荔枝海绵属(Tethya Lamark,1815)隶属于寻常海绵纲(Demospongiae)荔枝海绵目(Tethyida)荔枝海绵科(Tethyidae),在海绵动物中是一类特殊的类群,主要体现在它具有显著的细胞分
Br-普遍存在于沿海地区的地下水、地表水和内陆水体中,且我国水源水中Br-浓度较高。近年来研究者发现臭氧可与前体物反应直接生成N-亚硝基二甲胺(NDMA),Br-的存在可能促进臭氧
沪港通是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允许两地的投资人,通过当地证券公司或者经纪商,买卖对方交易所的标的股票,是一项互联互通机制。沪港通于2014年11月17日启动,沪港通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意味着互联网不仅仅是一种提高学习科研效率的工具,而是一种对社会形态全面的改变。互联网诞生于高校科研空间中,现在反过来推动了高校科研的发展,引领了创
寒区工程的勘察、设计与建设等过程须掌握冻土蠕变特性。其研究能准确预测冻土长期蠕变变形和强度衰减规律,用于有效地减少蠕变所带来的工程灾害。球形压痕试验有其他静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