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犁抗战短篇小说叙事分析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uo4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孙犁是一名从抗日战争的烽烟中走过来的革命作家,创作跨越现当代,一生著作如他自己所说有“短篇小说三十八,中篇小说二,长篇小说一,散文七十九,诗歌十二,理论一部又一零四,杂著二部又五十七。都一百六十万言。”①有关抗日题材的小说在孙犁作品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孙犁因此而登上文坛,在文学史上占有了一定的位置,抗战短篇小说也是作家本人最值得珍爱的精品,研究者也认为它是解放区的一朵奇葩,孙犁也因此被认为是解放区极具风格的一位作家。孙犁的抗战短篇小说在积极响应《讲话》的时代浪潮中捍卫了艺术的本真,彰显了作家的创作个性,经受了历史的考验,颇值得研究。文学的艺术性很大程度上是由文学作品的形式来凸显的,笔者在本论文中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孙犁文集·1小说》中所选的38篇短篇小说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叙事艺术,力求挖掘文本叙述形式的美学蕴含和形式价值之所在。论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章引论,首先分析孙犁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阐述论文选题的意义,最后对孙犁解放前短篇小说做简单介绍;第二章论述孙犁小说对传统全知全能视角的继承和“五四”文学革命新视角理念的延续;第三章从逆时序的自然渗透和叙述节奏方面分析孙犁小说的时间艺术,并探究叙事时间背后的美学价值和作家创作理念的主观观照;第四章从孙犁小说叙述者的特点出发,分析了叙述者的干预叙事,从中可以窥见孙犁小说的叙述者在传统和现代,政治和艺术,共性和个性之间的彷徨和某种程度上的兼容。接着从文本的形式回到时代大背景中,从叙述者背后看作家本人的政治观,价值观和纯正的知识分子个性,本小节含有总结性质,是整个论文的一个综述,从形式本身回到社会文化这个大背景之下,探讨形式背后的文化意义。
其他文献
舞剧《流浪者之歌》是一部关于当下、关于生命、关于追寻的舞作。从舞蹈片段、动作与符号两个方面对作品中舞蹈动作进行解读,并且从舞台道具空间维度和舞台道具情感表现方面,
回顾我国林业几十年的发展道路,人们在经受了林业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的惨痛教训后,认识到了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为推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制定出相应的发展战略,做出了许多有积
用10目不锈钢金属网与木材(速生杉木板为芯层,杨木单板为表层)进行复合试验,并与相同工艺条件下制作不加金属网的细木工板的物理力学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工艺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中央政府经历了一个从重视蒙藏教育逐渐扩展到关注整个边疆民族教育的过程。大致来讲,1935年以前,国民政府着重关注西北民族问题,特别是蒙藏民族问题。
在免疫学教学过程中,通过案例分析,将免疫学专业知识和免疫现象有机地结合,有助于提升学生用免疫学知识分析免疫学问题,发挥了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
周末,我在上海采访了一位婚纱设计师,是做设计的大学学长引荐的前辈。在浦东给我接机时,学长说:“她很低调,名气虽不如.某些婚纱大师那么响,可业内人提到她,都由衷的敬重。”
通过人工落叶及用植物生长物质对落叶前的盆栽银杏植株进行处理,可明显促进新芽萌动和生长,并可在温室条件下继续越冬生长而不落叶.通过改变盆栽银杏生长的光温条件,可推延或
改革开放30年来,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转型,我国城镇化进程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太原市也不例外,2009年太原市城镇化率达到了82.22%。然而,城镇在空间上的扩展要求
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以来,“公益慈善”、“慈善捐赠”等词汇已被普通公众所耳熟能详,普通公众和企业积极关注和参与公益事业,进行慈善捐赠的事件已屡见不鲜。慈善捐赠在促进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