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方法的镁及镁合金ECAP过程数值模拟研究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alp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致力于研究改善镁及镁合金的强度和室温变形能力。细晶强化是提高镁合金室温综合性能最有效的途径。经过等径角挤压(ECAP)加工的镁及镁合金室温综合性能明显提高。但由于镁合金室温塑性变形能力差且再结晶温度低的特性,限制了ECAP工艺细化晶粒的效果。包套ECAP工艺是一种新型ECAP工艺有效解决了纯镁室温下ECAP变形过程发生开裂的问题。但该工艺影响因素众多,且模具内部加工过程封闭,借助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反映工件的变形行为。对于镁合金ECAP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必须要准确地预测工件的损伤程度,但现阶段的模拟方法难以实现动态的损伤演化过程。本文使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方法来处理动态损伤演化问题,通过建立基于SPH方法含损伤预测模型的计算程序,对室温下纯镁的ECAP过程和包套ECAP过程进行模拟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首先,基于弹塑性力学的SPH方法建立了镁及镁合金ECAP变形过程的数学模型。通过修正SPH基本控制方程来保证计算过程的稳定性,并采用罚函数排斥力来处理固壁边界问题,移动边界实现挤压运动过程。编写了基于sph方法计算程序,通过计算经典算例验证了本文所建计算程序的正确性,对200℃下az31镁合金的ecap变形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获得了与有限元商业软件基本一致的计算结果。为基于sph方法含损伤预测模型计算程序的建立奠定基础。其次,针对材料的动态损伤演化问题,在上文已建程序的基础上,加入损伤演化本构模型和失效粒子法,编写了基于sph方法含损伤预测模型的计算程序。通过对室温下纯镁在不同挤压速度下ecap损伤演化过程的模拟研究,并与已有试验结果的对比表明本文程序可以准确模拟纯镁的损伤演化过程。模拟研究表明,高变形速率导致纯镁发生韧脆转变,宏观裂纹萌生之前,试样中形成束状高应变率区逐渐汇聚于剪切面,并在裂纹扩展至断裂后消失;较低变形速率下纯镁呈片层状开裂,损伤演化过程具有周期性,塑性变形区应变率分布均匀性提高,裂纹扩展缓解高应变集中趋势,裂尖周围产生塑性变形阻碍裂纹扩展。最后,使用本文所建基于sph方法含损伤预测模型的计算程序,对室温下纯镁在两种包套材料的ecap变形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研究表明,同等挤压条件下,以2024铝合金为包套的组合工件发生片层状开裂;以工业纯铁为包套的组合工件保持完整且挤压过程中纯镁的变形均匀性明显提高。
其他文献
经阳极氧化的氧化铝膜具有大小一致、排列有序、分布均匀的纳米级柱状孔洞,孔径4~200nm,孔密度达101 1个·cm -2,用此做模板,合成各种纳米结构材料不仅方法简单,能够得到不同
托马斯·沙维里亚(Thomas Chavériat)1974年出生于巴黎,是著名的法国艺术家兼策展人,也是上海六岛艺术中心的创始人与艺术总监。既是当代艺术画廊也是艺术家团体,六岛已成为中国当代艺术走向世界的杰出代表。  一、艺术家兼策展人  托马斯于1998年从纽约视觉艺术学院的美术摄影专业毕业,两年后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的雕塑艺术硕士学位。此后,托马斯移居巴塞罗那,并获得庞佩乌·法布拉大学(Pomp
该研究为国家教育部重点项目"汽车车身用铝合金板材研制"和国家863计划项目"高精度深冲铝合金板材及相关技术开发"中的部分内容.总体目标为研究开发性能优于6111合金的新型60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