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腺肿瘤CT灌注成像和微血管密度表达相关性研究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xiaoqing1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涎腺肿瘤(salivary gland tumor)是口腔颌面部所特有的第二大类肿瘤,约占22.7%,常造成患者容貌的损害,加重病人心理负担,其生长依赖于血管的生成。与总内皮细胞标志物CD34相比,CD105更能准确反映内皮细胞的增值状态,是目前衡量内皮细胞增值状态较准确的指标。CT灌注成像可以通过观察血流量的改变,发现病变和鉴别病灶性质。本课题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涎腺肿瘤手术后石蜡切片中CD34及CD105的表达情况,观察并计数涎腺肿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同时通过研究涎腺肿瘤的CT灌注成像特点,探讨其参数与MVD之间的相关性,为涎腺肿瘤早期发现及正确诊断提供新的技术支持。材料和方法1.选取涎腺肿瘤33例,年龄范围16~71岁,平均37.3岁。术前经64排螺旋CT灌注成像(perfusion imaging CTP),获得病灶组织灌注图像,测量灌注参数,术后经病理确诊。2.采用ElivisionTM plus免疫组化染色方法以鼠抗人CD34单克隆抗体、鼠抗人CD105单克隆抗体标记血管内皮细胞,检测涎腺肿瘤组织的MVD。正常腺体做对照。3.统计分析MVD在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差异;比较CT灌注参数在恶性肿瘤组和良性肿瘤组的差异,比较MVD和CT灌注参数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1.肿瘤内的微血管均有表达,但分布不均。15例良性肿瘤的MVD(CD34标记)均值为(25.87±14.75)个/100倍视野,恶性肿瘤的MVD(CD34标记)均值为(31.61±12.74)个/100倍视野,两组之间比较,t=-1.20,p=0.24,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2.CD105阳性着色主要分布在肿瘤细胞膜/或细胞浆及新生血管内皮细胞,肿瘤着色为棕色的粗颗粒,内皮细胞为深褐色,在大血管往往不表达,在新生血管中的分布不均匀一致,且很少见到明显的管腔。15例良性肿瘤的MVD(CD105标记)均值为(16.87±9.36)个/100倍视野,恶性肿瘤的MVD(CD105标记)均值为(21.11±8.51)个/100倍视野,两组之间比较,t=-1.36,p=0.18,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3.恶性肿瘤组的BF、BV、PS均值均大于良性肿瘤组,差异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两组之间的MTT得到的P值为0.93,表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T灌注参数BF、BV及PS与MVD计数呈正相关,差异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1),MTT与MVD计数无相关性。结论作为肿瘤血管标记物计数MVD,CD105更加特异的标染于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CT灌注成像是一种较为准确的人体活体定量分析肿瘤血流灌注状态的方法,在涎腺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肿瘤生物学行为评价等方面有可发挥重要作用,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正>内控管理是有效防范风险和案件的重要手段。多年来,基层央行在业务经营过程中不断加强内控管理,有效降低了风险和案件的发生,确保了各项业务的正常有效运行。但基层央行
医院基建项目是我国的重点项目,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石。为了能够更好的对医院的基建项目进行良好的绩效评价,在众多医院基建项目中树立一个良好的标杆,我们在医
本文介绍了春兰北方栽培技术,包括春兰的生长习性及特点、栽培植料的选择以及主要管理技术等内容,以期为春兰北方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目的:研究细胞核因子-κBp65在外阴上皮内非瘤样变和外阴鳞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外阴上皮内非瘤样变和外阴鳞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浙江大
针对于某一区域的人流量,设计了基于python应用编程,通过树莓派来控制开关从而达到定时实时检测区域人流量。监测到的数据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可以通过统计商场各出入口的客流
本文以翻译的特性为视角,以《骆驼祥子》英译本(施晓菁译)为语料,分别从翻译的社会性、文化性、符号转换性、创造性以及历史性五个特性出发,探讨分析了汉语文化词语的英译,为
绿色建筑建造方法与建筑行业的未来发展息息相关,从绿色建筑建造方法应用于装配式建筑结构的意义入手,对绿色建筑建造方法在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中的应用原则、实施难点、绿色
<正>全国墙体屋面及道路用建筑材料标准化委员会、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西安有限公司发文,就国家标准GB/T13545-2014《烧结空心砖和空心砌块》中5.5.2条规定做了说明,"在空心
在英语阅读领域,词义推理是一项必要过程。本文以实证研究为依据,根据有声思维方法及相关性数据分析,尝试从跨语言角度探讨民办高校大学生英语阅读的词义推理过程中母语的作
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工作中,德育始终处于首要位置。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态势由"改善办学条件,实现规模扩张"转向"注重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中职德育实效性问题日显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