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金属有机框架衍生催化剂活化过硫酸盐去除水中抗生素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boyl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体中抗生素类污染物控制是当前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基于过硫酸盐的高级氧化技术可以广泛高效去除水体中抗生素等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催化剂是影响过硫酸盐催化氧化效率的关键因素。研制和应用高活性与易回收的催化剂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优选比表面积大、结构易调控的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作为前驱体,分别通过合成前修饰以及合成后优化两种改性路线,系统调控关键参数,制备出双金属有机框架衍生催化剂,剖析了两类具有高活性及易回收特性的催化剂结构与催化效率之间的构效关系。进一步通过结构表征与理论计算,阐明了双金属协同与活性物种生成路径等关键机制,为高活性及易回收的催化剂制备与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本论文针对水中典型抗生素类污染物磺胺二甲基嘧啶(SMT),全面深入研究双金属有机框架衍生催化剂活化过硫酸盐的特性与机制,主要发现与结论包括:(1)基于多金属兼容性、活性位点分布密度与活化过一硫酸氢钾(PMS)性能,比较分析了ZIF-67、ZIF-8、MIL-88A与MOF-74四类MOFs中心位点金属的实际替代比例、比表面积大小以及活化PMS去除SMT的效果,发现ZIF-67、ZIF-8与MOF-74对多种过渡金属(Cu、Zn、Ni、Mn等)均具有优良的兼容性,其金属节点能够按照设定比例实现可控生长。而且ZIF-67与MOF-74的比表面积较大,更有利于活性位点分布,二者可活化PMS快速降解SMT,表明其所含中心位点金属更适于活化PMS。(2)优选不同比例与种类的过渡金属(Cu、Zn、Ni、Mn)替代金属位点的ZIF-67为前驱体,通过溶剂热硫化反应以及煅烧处理,自主制备出具有优异催化活性的系列中空双金属硫化物多面体材料(MxCo3-xS4)。其中最优选的中空钴锰双金属催化剂Mn0.3Co2.7S4可在常温下催化PMS快速降解SMT,8 min内去除率为96.7%,一级反应动力学常数k高达0.363 min-1,较已报道的同类非均相催化剂提高了3-4倍,主要归因于其中空结构具有的高密度活性位点与双金属协同效应。活性物种淬灭实验及电子自旋共振波谱(EPR)结果证明,硫酸根自由基(SO4·-)、超氧自由基(O2·-)与单线态氧(~1O2)是主要活性物种。结合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与密度泛函理论(DFT)分析,进一步揭示了双金属协同机制:一方面,引入替代金属锰原子加速了价态转变,提升了活性物种生成速率;另一方面,既增大了催化剂与PMS的吸附能,又提高了金属物种的正电荷密度,增强了金属催化中心与PMS的结合能力。(3)采用不用铁锰比例的MOF-74为前驱体,通过与不同用量的三聚氰胺进行煅烧反应,自主设计制备出原位生长的氮掺杂碳纳米管封装双金属磁性材料(FexMny-z NCNT),其饱和磁化强度为0.23 emu/g,便于回收再利用。该磁性材料可活化PMS降解SMT,30 min内去除率为97.0%,TOC去除率达到48.8%。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铁锰两种金属在磁性材料形成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其中铁促进碳层的堆叠并作为主要被封装金属,而锰促进碳纳米管的生长与延伸,由此制备出与Fe Mn-100NCNT同等生长环境的中空氮掺杂碳纳米管(Mn-100NCNT),为自由基与非自由基引发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活性物种淬灭实验与EPR结果表明Mn-100NCNT催化体系中的活性物种仅包括~1O2与SO4·-,而Fe Mn-100NCNT催化体系中的活性物种更为丰富,还包括了·OH与O2·-,证明金属主要引发自由基反应路径,氮掺杂碳纳米管引发非自由基路径。反应后的催化剂易于磁回收及热再生,多次使用仍可保持优良的PMS活化功能,20 min内SMT的去除率可达到90.2%。综上,本论文优选双金属ZIF-67与MOF-74为前驱体,自主设计制备出具有中空结构的双金属硫化物多面体材料与氮掺杂碳纳米管封装双金属磁性材料。以活化PMS催化降解SMT为模型反应,优选出的两种催化剂Mn0.3Co2.7S4与Fe Mn-100NCNT分别表现出高活性与易回收的显著优势。揭示了加速价态转变、提升特异性结合的双金属协同以及自由基、非自由基路径引发等关键机制,为研发高活性与易回收催化剂提供了科学指导。
其他文献
核酸、蛋白质以及小分子代谢物等生物分子是生命活动的重要参与者,生物分子信息的准确读取对于研究生命活动机制、发展疾病诊治方案、指导生物能源开发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生物样品成分复杂,生物分子在种类、丰度、活性等方面差异巨大,亟待发展快速准确的生物分子定性、定量分析方法。质谱技术凭借其高灵敏度、高准确度和高选择性等优点,已逐渐成为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重要的研究工具。其中,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MAL
学位
过渡金属催化C-H键活化以及光催化自由基介导反应均为常见的构建C-C键和C-杂原子键的方法,因其操作步骤简便,适用范围广以及反应效率高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主要讲述铑催化噁唑酮和异噁唑酮的C-H键活化反应及光催化剂罗丹明B催化喹唑啉-4-酮生成酰基自由基的烷基化反应。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选取吡啶、喹啉作为环状导向基代表,简单介绍了过渡金属催化C-H键活化反应以及自由基介导的成环与非成环反应。通
学位
卡宾化学自诞生以来经过化学家的不断努力,已然成为有机化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最近二十年来,随着卡宾前体种类的不断丰富,通过金属卡宾参与环状化合物的构建已经取得巨大的进展。本课题组致力于过渡金属催化卡宾前体α-重氮酮类化合物和邻炔基硫叶立德类化合物参与环化反应的研究工作,为经济高效合成杂环化合物提供了新途径。本论文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章:首先简要概述了卡宾化学,随后对金属卡宾前体进行了大致分类,包括
学位
荧光成像因其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可以原位检测等优势,在细胞和组织信息获取中被广泛使用。相比于有机荧光分子,上转换纳米粒子(Upconversion Nanoparticles,UCNPs)具有近红外激发,多波长发射,抗光漂白能力强等独特的光学性质,在生物检测成像领域具有重要的价值。然而,很多生物标志物在细胞内的含量较低,这给检测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为了提高检测的灵敏度,研究者们设计了DNA步行者(D
学位
随着化石能源的短缺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越来越关注新型清洁能源如二次电池的开发,其中锂-空气电池由于其理论能量密度高达11,400 Wh kg-1(约是锂离子电池的十倍)而备受关注。锂-空气电池作为最具发展潜力的高性能电池之一,其商业化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譬如放电比容量较低以及循环稳定性较差等。基于这一考虑,目前人们主要采用以下两种策略:(1)以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合适的孔结构和高电导率的sp2
学位
过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进入水体后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不仅会造成水生植物或藻类大量生长,而且为病原菌的繁殖和传播提供了条件,影响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人类健康。目前对水生态系统中氮转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水体和沉积物,但对于植物叶际微生物及非生物介质表面微生物对氮转化过程的影响机制尚不清楚。同时,水生植物和藻类生长及衰亡过程中所释放的溶解性有机质(DOM)和硝酸盐在自然光照下可以产生强氧化性的活性物种,又影
学位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环境中存在的各种污染物破坏生态平衡,甚至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如何有效的去除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半导体光催化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绿色、无污染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环境有机污染物的降解。Ti O2等传统光催化剂的光响应局限在紫外光范围,仅占太阳光能量的5%,导致其催化效果无法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卤氧化铋(Bi OX)以其独特的层状结构、制备成本低、光催化效率
学位
双酚F(Bisphenol F,BPF)作为常用塑料添加剂双酚A(Bisphenol A,BPA)的替代品在工业中被广泛使用,主要用于环氧树脂、塑料、清漆、涂料、粘合剂等产品的制造。但毒理学研究表明,双酚F具有内分泌干扰性、生殖和发育毒性,对生物的干扰作用甚至强于双酚A,且在各水环境介质中有较高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已在多种环境介质及生物体中检出,因此有效去除水环境中双酚F的技术研究己成为目前环境科学
学位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不断积累严重破坏了碳平衡,加剧了全球变暖,成为全球性挑战和紧迫问题,受自然光合作用的启发,惰性CO2的光催化还原为增值的碳化学物质,这种依靠光生电子和空穴在环境条件下触发许多化学键的裂解,被认为是一种可持续缓和能源需求和解决环境危机的方法。由于光吸收,载流子分离和表面CO2还原通常被认为是光催化还原CO2的关键步骤,因此开发设计催化剂的表面结构以使这些关键过程的得到优化非常重要。具
学位
位于东亚季风边缘区的青藏高原东北缘的河流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是研究河流地貌过程对青藏高原气候和环境变化响应规律的良好载体。在河流侵蚀\堆积过程和阶地发育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研究中多用沉积相、磁化率、粒度等沉积学指标间接推测气候条件,往往缺少直接的流域气候指标证据。本文对青藏高原东北缘的黄河二级支流—大通河下游河谷进行了详细的野外考察,发现下游的连城-享堂盆地共发育7级阶地。选取其中两个阶地剖面通过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