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路基稳定性评价方法对比研究——以灵霓海堤工程为例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PM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水利、水运、交通和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也飞速发展。在这些基础建设中,常会遇到在软基上修筑路堤或边坡的情况。我国沿海地区、内陆湖泊和河流谷地分布着大量的软弱粘性土。软土地基的特点是含水量高、抗剪强度低、透水性差、固结慢,受荷后变形大,容易产生地基破坏和过大的沉降或不均匀沉降。并且填土中的侧向土压力,使地基面承受水平剪应力,导致堤身向两侧位移,很容易造成堤身失稳。如何保证这样的路堤或边坡的稳定性,称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土坡稳定分析是土力学的经典课题。建立在极限平衡理论基础上的极限平衡法是工程上最早采用和最广泛应用的稳定性分析方法,人们对之已积累了丰富可靠的经验,但这一方面也存在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的问题。 本文以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为主线,推导了边坡体破坏时满足静力平衡条件的力的平衡方程和力矩平衡方程,进而讨论了极限平衡法中强度参数的敏感性问题,并结合算例对各种极限平衡方法的计算精度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在分析边坡数值计算中涉及到的屈服与破坏准则基本特性的基础上,讨论了强度折减有限元法中各失稳判据的合理性,并进一步结合工程实例对极限平衡稳定分析方法与强度折减有限元稳定性分析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全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对极限平衡法中关于边坡稳定性的基本假定、稳定性系数的定义、计算精度及局限性进行了分析;基于极限平衡法,分析了路基边坡土体重度、边坡坡角对强度参数敏感性的影响;并针对几个算例,采用各种极限平衡法进行了稳定性计算,对比分析了各种极限平衡法的适用范围和计算精度。 (2)对有限元方法分析边坡稳定性的优点及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强度折减有限元方法中常用的几个失稳判据,并对比分析了各个路基边坡失稳判据的适用性,并通过算例分析建议了实用的路基边坡失稳判据;分析了有限元计算中的非确定因素对稳定性分析的影响。 (3)结合工程实例,同时运用极限平衡法与强度折减有限元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了极限平衡法与强度折减有限元方法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的优缺点。
其他文献
自真空预压法提出以来,对该方法的研究就从未停止过。近年来,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以其工期短,经济效益好,处理面积大,可以避免因荷载较大引起地基失稳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类软土地
小学教育是学生开始正式接触知识的开端,在这个阶段,学生的身心得到稳定的发展,学科能力和核心素养也会得到相应的养成.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数学学科的有效开展能
目前,学生的作文状况不容乐观,老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几乎是所有中小学作文教学的通病.调查中,有位老师苦笑着对我说:“学生作文几乎都是从一个模子铸出来的.”rn作文教
期刊
【摘 要】工业是我国的龙头产业,它在社会生产力不断进步的过程当中,其自身的生产效率也随之提高。然而,就我国目前的形势来看,企业要想实现高效率和高质量的生产过程,就必须要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而能够达到这一目的的,也就只有S7-200 PLC了。于是,如何更为有效地把S7-200 PLC应用在PID闭环控制系统当中,就成为了各大企业目前的首要任务。因此,本文将针对S7-200 PLC,对其在
泌阳凹陷已进入高成熟勘探期,容易发现的油气藏日益减少,剩余待发现的油气藏隐蔽性急剧增大。相对整个凹陷而言,其核三下勘探程度较低。泌阳凹陷核三下段分布面积约1000km~2,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要积极转变过去的教学理念,进行有效的教学创新,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样才能确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学生的要求不仅限于学生掌握教材中的知识,还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展自身的各项能力,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
以高速叉车的钢板弹簧悬架系统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一种钢板弹簧悬架系统,该悬架系统具有叉车高速行驶时弹性悬挂,低速作业时刚性锁止。基于钢板弹簧悬架系统建立了1/4车模型,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通过2003版本与2017版本的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对比分析,学习与研究高中物理新课标,并将其结构特征分为四个要点:一是对基本知识内容的保留与调整,二是知识体系的整体化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