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燃煤造成的特殊污染物中,有关HCl等无机污染物的排放已经成为一个前沿的新热点研究领域,它们由于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危害使得对其生成迁移及控制规律的研究受到人们的日益关注,也越来越引起了国内外各政府和环保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将对煤燃烧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含氯有害物质氯化氢排放和抑制规律进行研究,并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文章在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国标中规定的爱氏卡熔样-硫氰酸钾滴定法(伏尔哈德法)(GB/T3558-1996)对我国41种煤中氯的含量进行测定,测定出原煤中氯的分布,归纳出原煤中氯的含量和煤种、产地、煤成分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煤中氯含量与挥发分、固定碳、灰份以及碱金属的关系,以便将来建立全国煤种氯含量的数据库。为进一步研究煤中氯的存在形态与析出特性做好基础工作。 文章采用国标煤样对煤燃烧过程中氯化氢测量的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和离子色谱法进行了比较,确定了采用离子色谱法分析煤燃烧过程中氯化氢的析出。研究了燃烧时间、燃烧温度和氧浓度对煤燃烧过程中氯化氢析出的影响,获得了煤燃烧过程中氯化氢析出的初步规律。 为了准确、高效、简便的监测煤燃烧产物中的氯化氢污染物,文中首先参照国内外的常用方法和准则,建立了一套实验室氯化氢的采样和分析标准。并给出了工程中垃圾焚烧处理HCl排放浓度的测量结果并分析了采用石灰在炉内同时脱硫脱氯的可行性。 为了便于下一阶段对煤燃烧过程中氯化氢迁移和转变机理以及控制机理的探讨,文中还对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作了系统的讨论,并提出了下一步研究工作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