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胶莱盆地白垩世发育了大量的青山群火山岩,本文对该套火山岩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包括主量元素、稀土元素、过渡元素以及其余微量元素)研究。通过这些研究,明确了该套火山岩的岩性特征和岩石系列归属,通过其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岩浆源区性质、岩浆演化过程以及火山岩岩浆源区形成机制。 研究区火山岩SiO2含量为51.08%~74.86%,表明该套火山岩以中—酸性为主,全碱含量在3.2%-8.8%之间。岩石类型主要有流纹质熔结凝灰岩、玄武安山岩,安山岩、流纹岩、粗安岩等,属于一套富钾钙碱性系列岩石,具有低钛、贫铁、过铝质的特点。稀土含量表现为轻稀土相对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轻重稀土分馏明显,轻稀土分馏程度高于重稀土,具有弱的负Eu异常,Ce异常不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Nb、P、Ti,体现了大陆地壳或是地壳再循环物质的参与,Nb、Ti负异常则反映了与俯冲作用有关的火山岩特征。过渡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上表现为Cr、Ni强烈亏损,表现为地幔岩衍生物的配分模式。 在研究区火山岩Harker图解上,SiO2与各主量元素表现出了较好的相关性,表明了青山群火山岩具有良好的同源岩浆分异演化趋势。根据前人的研究资料以及本文的地球化学数据表明胶莱盆地青山群火山岩岩浆源区应为深俯冲的扬子地壳混合地幔物质部分熔融。火山岩岩浆在演化过程中经历了橄榄石、辉石、钛氧化物、磷灰石和斜长石的结晶分异作用,在上升过程中未经受混染作用。 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在中生代尤其是白垩纪发生了大规模的减薄作用,早白垩世胶莱盆地和华北克拉通东部一起经历岩浆活动,综合前人的研究资料以及本文胶莱盆地青山群火山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岩浆演化特征,认为扬子地块和华北地块发生大陆碰撞,扬子地块深俯冲可能为引起白垩纪时期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减薄的动力学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