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活性玻璃三维多孔支架的纤维沉积及性能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ia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体的206块骨构成一个完整有力的支架,保护组织和器官并支撑人类进行各种行为活动。然而,重大疾病、外伤以及因年龄增长而可能引起的骨质疏松等问题,给人们生活造成不便给患者带来痛楚。数百年来的骨损伤修复发展史仍未能完全解决伤损骨组织的修复再生,受损骨组织的功能恢复一直以来都是医学界的头等难题。生物活性玻璃作为第三代生物活性材料具有生物相容性、骨传导和骨诱导性,是一类重要的骨修复材料。多年来,对生物活性玻璃生物相容性的研究多以粉体颗粒或者颗粒浸提液的形式进行,而随着组织工程概念的提出和相关研究的发展,使得生物活性玻璃在支架材料方面的优势得以开发,各种支架制备方法被用来制备生物活性玻璃三维支架,以研究三维形态的生物活性玻璃材料与细胞、人体的相互作用。因此,本文采用模板自组装法结合溶胶-凝胶技术,设计制备了微纳米生物活性玻璃微球,并分别以水溶性高分子聚乙烯醇和甲基纤维素为粘结剂,采用纤维沉积的快速原型技术制备了生物活性玻璃多孔支架,研究了支架的形貌、孔结构和孔隙率关系、力学性能、体外磷灰石形成能力以及细胞黏附、增殖行为。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采用有机模板自组装法结合溶胶-凝胶技术,以有机胺十二胺(DA)作为催化剂和模板剂制备出单分散微纳米生物活性玻璃(BG)微球,BG微球由纳米级颗粒组装而成,具有介孔结构。SBF矿化实验表明,BG微球具有良好的体外磷灰石形成能力。(2)以聚乙烯醇(PVA)为BG粉体粘结剂,采用纤维沉积三维打印技术制备出几何外形尺寸可控、孔结构可调的生物活性玻璃三维多孔支架。研究了支架孔结构和孔隙率的关系,并利用PVA的物理交联作用,对支架进行反复冻融或加热处理,可使支架抗压强度达到23 MPa。SBF矿化实验表明,支架具有良好的体外磷灰石形成能力。细胞实验显示,支架具有良好的细胞黏附和增殖作用。(3)为改进打印浆料制备工艺,采用甲基纤维素(MC)作为BG粉体粘结剂,同样利用纤维沉积技术制备出生物活性玻璃三维多级孔支架,并分别使用高浓度磷酸盐缓冲液和添加了海藻酸钠的磷酸盐缓冲液对支架进行增强处理,研究发现,处理前后支架孔隙率无显著改变;增强支架的抗水散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增强支架的抗压强度增大到21 MPa,是原来的4倍;支架具有良好的体外磷灰石形成能力和细胞黏附增殖作用;此外,还研究了增强处理过程对支架降解性能的影响。
其他文献
背景:经皮椎间孔入路镜下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 PTED)手术难度大,学习时间长,术中定位需相当准确,而往往好的穿刺位置是手术成功的
文章选取我国深圳中小板市场IPO公司为样本,应用对比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法实证研究了会计师事务所声誉及其对应的IPO抑价之间的关系。结论是会计师事务所声誉与IPO抑价之间没
介绍了单级双喷嘴挡板电液伺服阀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通过数学建模获得了该阀的静、动态特性方程,并通过实验测得了其静、动态特性曲线。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
[目的]在船舶设计过程中,通常需要从整船三维模型中提取-个区域、系统或舱室的模型.针对舱室模型提取的应用需求,[方法]以FORAN软件导出的JT模型为研究对象,提出-种基于JT格
目的:本研究目的旨在分析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期间使用三维CT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骨隧道的研究,来讨论三维CT对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重建术后膝关节
介绍了新版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E50010—2002)的修订原则、主要的修订内容以及试设计的结果,有助于设计人员从宏观的角度全面地理解规范的修订。
将新媒体运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新媒体在中医院校的应用现状,探析新媒体在中医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提出结合中医院
研究目的:探讨正常颈椎的动态MRI表现。研究方法:选取弋矶山医院20位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9例,女性11例,年龄25岁至49岁,平均37.3±5.3岁。受检查者入组标准:(1)
近年来医疗诈骗这个词语经常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消费者对于医疗市场的乱象大多表示无可奈何,构成医疗诈骗主要有四个要件,一是以虚构或夸大病情,过度医疗为手段;二是以诱使
目的:研究L4/5节段单双侧椎弓根螺钉联合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术后对临近节段退变的影响与临床疗效对比。方法:回顾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的腰椎退变性疾病行单节段腰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