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自动化建设方法及应用——以云阳县为例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yufei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土地利用规划编制赖以存在的基础和背景不断变化,一方面经济快速发展对土地利用规划提出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社会信息化发展推动了土地管理方式的转变,为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提供了更加科学、高效技术手段。   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是土地利用规划的重要成果,也是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规划数据库建设中,由于数据量庞大,建库过程繁琐,传统的手工建库方法难以满足信息化时代土地利用规划动态管理的需求。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标准的不断完善,为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建设的规范化、信息化、自动化提出了现实需求。计算机、网络、GIS、空间数据库等技术的发展为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自动化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实现途径。基于通用GIS平台的组件式开发具有灵活、快捷等优势,能很好的适应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建设和管理需求。   通过对功能、用户基础、开发成本等因素的分析,本文选择ArcObjects技术基于Microsoft.NET平台进行自动化建库功能的构建与实现,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   (1)综合分析了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建设中区域特殊性、建库效率和质量等关键问题,提出了自动化建库方法,确定了自动化建库的内容和适用范围,并通过云阳县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建设实践应用证明自动化建库在经济和技术上确实可行。   (2)通过对建库流程的分析系统地构建了自动化建库功能,在建库流程控制和管理、基期数据质量控制、规划要素自动处理、标准结构化管理以及数据可视化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合理的实现方法,并基于ArcObjects组件开发技术,开发了自动化建库系统原型。   (3)将自动化建库方法应用于重庆市云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库实践,通过规范化、自动化的建库方式进行数据库建设和管理,不仅将每个乡镇的建库时间由原先的2~3天缩减到1个小时以内,而且大大减少了人工操作导致的误差,提高了数据库建设质量和效率。   实践证明,规范化、自动化的建库方式不仅能够很好的满足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建库需求,还能提高建库效率和质量。基于GIS开发平台,实现了建库标准到软件的转化,减少了人工干预,将规划编制人员从繁琐的数据操作中解脱出来,促进了土地利用规划工作和管理方式的转变。在未来基于泛在网络的一体化国土资源管理平台建设中,需要从各个层次和环节探讨国土资源管理规范化、自动化的实现途径,而数据库管理始终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自动化建库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还对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年销油品12万吨,同比增长26 %,增量2.4万吨;非油品销售3500万元,同比增长40 %,一年打造出3座万吨站.这是中国石化襄阳石油襄州分公司加油站党支部带领油站党员、员工奋力创造的
期刊
摘要:乡土美术就是存在于我们身边生活中的美术,是以审美的方式生存于世的生动体现,乡土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国家课程的创造性实施,开发和利用地方性美术课程资源,弥补了国家课程设计难以兼顾地方特点的缺点,使学习内容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不仅使学生学得开心,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家乡的自然、人文景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于地方性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建设,对于高素质教师的培养以及积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