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柴达木地块早泥盆世-晚石炭世古地磁学研究及其构造意义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f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藏高原位于特提斯构造域东段,其形成与演化是高原内部诸多块体显生宙以来不同时期与欧亚大陆南缘发生碰撞-拼合的结果,该过程同时也涉及多个古大洋(例如:原特斯洋、古特提斯洋与新特提斯洋)的打开与消亡。泥盆纪-石炭纪作为原-古特提斯洋转换以及古特提斯洋演化的关键阶段,受到地学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柴达木地块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夹持于原-古特提斯洋缝合带之间,是研究上述科学问题的理想地区。但是,目前柴达木地块泥盆纪-石炭纪的古位置仍存在争议,制约了对该地古地理格局与原-古特提斯洋演化的认识。针对上述科学问题,本文以柴达木地块泥盆纪-石炭纪地层为研究对象,以构造古地磁学为研究手段,分析柴达木地块的运动历史,进而探讨了柴达木地块在这一时段构造归属以及柴达木与羌北地块之间原-古特提斯洋的演化过程,主要取得了如下认识:(1)柴达木地块泥盆系牦牛山组火山岩岩石磁学研究结果表明,样品中的载磁矿物为磁铁矿与赤铁矿。206Pb/238U锆石年代学将所采地层岩石形成时代限定在416.2±6.0Ma。从44个采点354块火山岩样品中获得了可通过褶皱检验与C级倒转检验的稳定特征剩磁方向:Dg=4.2°,Ig=-65.4°,kg=6.1,N=44,α95=9.6°;Ds=28.4°,Is=-35.6°,ks=85.6,N=44,α95=2.3°,对应的古地磁极为:-27.5°N,67.9°E,A95=2.6°。(2)柴达木地块早石炭世城墙沟组沉积岩岩石磁学研究结果表明,样品中的载磁矿物为磁铁矿与赤铁矿。从36个采点268块灰岩与砂岩样品中获得了可通过褶皱检验的稳定特征剩磁方向:Dg=353.9°,Ig=-26.9°,kg=11.4,N=36,α95=7.4°;Ds=332.8°,Is=-37.9°,ks=41.3,N=36,α95=3.8°,对应的古地磁极为:-25.7°N,125.1°E,A95=3.9°。(3)柴达木地块晚石炭世克鲁克组灰岩岩石磁学研究结果表明,样品中的载磁矿物为磁铁矿。从10个采点75块灰岩样品中获得了可通过褶皱检验的稳定特征剩磁方向:Dg=331.6°,Ig=-9.0°,kg=25.4,N=10,α95=9.8°;Ds=321.1°,Is=-38.5°,ks=100.8,N=10,α95=4.8°,对应的古地磁极为:-20.2°N,134.7°E,A95=4.3°。(4)在同一参考点下(36.8°N,98.0°E),计算得出柴达木地块早泥盆世、早石炭世以及晚石炭世的古纬度分别为:21.4°±2.6°N、22.5°±3.9°N以及23.3±4.3°N,显示柴达木地块在早泥盆世至晚石炭世期间未发生明显的纬向运动,但发生了大约67.3°的顺时针旋转。柴达木地块与邻近地块古地磁数据对比结果表明,早泥盆世至晚石炭世期间柴达木地块与华北地块古纬度接近且具有相似的运动学特征,与塔里木地块之间始终存在着大约15°的纬度差,与羌北地块维持着大约40°的纬度差。结合古地磁结果以及地质学证据,本文认为早泥盆世至晚石炭世期间柴达木与华北地块关系紧密,与塔里木地块仍未拼合,与羌北地块之间特提斯洋始终保持着~4400 km的纬向宽度,特提斯洋在早古生代(原古特提斯洋)至晚古生代期间(古特提斯洋)可能为连续的演化过程,而后古特提斯洋伴随着中二叠世羌北地块的北向漂移逐渐消亡,直至三叠纪完成闭合。
其他文献
伴随着近几年勘探开发技术的发展,致密砂岩储层油藏开发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随着勘探开发的进行,部分问题也逐渐开始暴露,如油井投产初期即高含水或投产后产液量低等,导致部分较为成熟的开发技术无法大规模推广应用。因此,开展致密砂岩储层微观孔喉分布特征及差异性研究,探讨其对储层可动流体的影响对于油气田的开发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陇东地区三个区域两个层为研究区对象,对致密砂岩储层微观特征及其之间的差异进行
学位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联盟以“委任统治”的名义,将伊拉克地区交由英国管理,由后者“提供咨询和援助”,直至伊拉克能够独立。但事实上,“委任统治”的本质是殖民主义的最新形式,是英国继续维持在其伊拉克主导地位的借口。本文使用多种档案和一手资料,尽力还原英国在伊拉克委任统治历史进程的基础上,尝试分析英国对伊拉克委任统治的政策得失,以及委任统治对伊拉克政治经济的影响等问题。由于伊拉克问题并非英国一战后的战略
学位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针对国内主要矛盾的最新判断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时间层面的区域发展方式不可持续问题以及空间层面的区域间差距持续扩大的发展不协调问题,已成为现阶段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中亟待解决的痛难点之一。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坚持协调发展,着力形成平衡发展结构”的发展思想,如何加快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将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基于地区
学位
在群与图的研究中,图的对称性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课题.对称图,特别是小度数对称图,常被用来设计互联网络.定义在群上的图不仅跟自动化理论相关,而且在大型网络的构造、互连网络设计、数据挖掘、组合优化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研究了三度对称图的分类问题和有限群上增大幂图、简约幂图、阶超图、交换图以及阶因子图的一些性质,主要结果如下:给出了阶为88pi和22p~3的所有三度对称图的分类,其中是一个素数
学位
栽培大豆(Glycine max(L.)Merr.)于~5000年前由野生大豆(Glycine.soja Sieb.&Zucc.)驯化而来,是世界重要的粮油兼用作物,种子富含植物油和蛋白质。栽培大豆核基因组结构和遗传多样性已进行广泛报道,为大豆进化和核基因功能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源。但是,大豆细胞质基因组研究却相对滞后。栽培大豆―Williams 82‖(Wm82)核基因组是大豆中第一个发布的参考基因
学位
大陆动力学已成为当代地球科学的突出前沿发展领域,它是大陆岩石圈新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大陆岩石圈变形及其深部动力学是大陆动力学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大陆的变形不仅发生在大陆内部,也发生在大陆边缘,两者不同的变形规律及深部动力学对比研究是深入认识大陆岩石圈结构构造、变形及动力学机制的有效方法。青藏高原东北部位于欧亚大陆内部,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构造体系下陆内变形区,而美国加州地区则处在环太平洋构造带的
学位
超材料技术在隐身领域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战场人员和装备的伤亡率,实现一定的军事价值。本文以光子晶体超材料和环偶极子增强型超材料为对象,结合隐身的电磁特性需求,研究它们在可见光、红外以及太赫兹波段的电磁特性。包括表观色度,红外波段的光子带隙,相变材料引入的带隙可调特性以及环偶极子引入的多极子辐射特性等。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光子晶体理论,包括带隙理论、计算方法和制备方法等。设计了一维光子晶体结构,该结构在
学位
节肢动物作为动物界最大的门类,具有庞大的个体数量、丰富的物种多样性、灵活的生态适应策略以及广泛的地域分布。自寒武纪首次出现以来,节肢动物就持续繁盛至今。它们的起源和演化一直备受古生物研究者关注。卵形川滇虾发现于扬子板块西缘陕、川、滇一带寒武系第二统第三阶,是寒武纪澄江生物群中常见的节肢动物。化石标本数量多、保存好,但一直没有开展全面系统的专项研究。本文以澄江生物群中1459枚卵形川滇虾(Chuan
学位
纵观创新扩散的历史可发现,创新扩散受阻的根源在于创新中多多少少包含的不确定性,以及不确定性在传播中被放大或者被减小所带来的风险。与此同时,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加剧了这一现象,使得创新扩散过程变得更为复杂,也使得传统的创新扩散理论经受多方面考验。信息渠道的多样化,可能放大或者减小创新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个体及社会团体的互动交流进一步引发了创新所内含的风险被广泛传播与再传播,最终反映在创新的采纳决策中。因
学位
关于指数和的研究在不同的数论问题和实际应用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Gauss和的性质进行了深入探讨,其中包括经典Gauss和的计算问题,Gauss和的高次均值,Gauss和与二项指数和的混合均值以及Gauss和倒数的高次均值的计算问题.此外,本文还研究了关于二阶线性递推序列的算术性质.具体地,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解决了一类具有对称形式的经典Gauss和的计算问题.通过利用Gaus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