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纺丝纤维的结构与性能对内皮细胞炎症相关活性的影响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kein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材料植入机体后所引起的炎症反应可以由生物材料本身的结构和性能来调控,如材料表面的结构形态、表面物理化学信号以及生物学信息。同时,生物材料的这些性能对内皮细胞的炎症相关的活性(增殖、分化及炎症因子释放等)也具有重要的影响。本论文首先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具三个直径尺度(380 nm、980 nm、1500nm)的无序和有序结构的聚乳酸纤维,其次,采用静电层层自组装改性技术,利用壳聚糖、肝素钠以及氧化石墨烯对聚乳酸纤维表面进行了化学改性,最后,利用生物粘合剂多巴胺为表面修饰层,表面共价接枝纤粘连蛋白进行生物活性修饰。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以及红外光谱等分析技术对电纺丝纤维及其功能化表面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然后,通过细胞形貌观察、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周期以及细胞炎性因子的释放,研究电纺丝纤维的尺寸结构、表面化学改性和生物学修饰对内皮细胞的炎症相关生物学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尺寸较小的聚乳酸纤维更利于内皮细胞的增殖和生长,并具有较弱的炎症反应,而取向纤维较无规纤维对内皮细胞炎症相关的活性影响较小;与PLLA电纺丝纤维相比,壳聚糖/肝素钠和壳聚糖/肝素钠/氧化石墨烯表面改性后的PLLA纤维可以提高内皮细胞增殖活性,同时壳聚糖/肝素钠改性后的PLLA纤维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炎症反应的发生;多巴胺/纤粘连蛋白改性后的PLLA纤维可以显著促进内皮细胞的生长、增殖,并可以促进炎症因子TNF-?和IL-1β的释放。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价格低廉的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丙二醇(PPG)、交联扩链剂1,4丁二醇(BD)和三羟甲基丙烷(TMP)合成一系列透明聚氨酯弹性体,利用FRIR、DSC、TG和WAXD等测试方法研究了
新媒体是当今高校主流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对于文化育人有着积极的助推意义,也对高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新媒体的发展特性与其对大学生的影响方式着手,通过对目前高校
熔盐合成法是近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无机材料合成方法,与传统的固相法、共沉淀法和溶胶凝胶法等粉体制备方法相比,熔盐法制备的粉体具有其独特的性质。熔盐作为化学反应的介质,提供
工程概预算编制和工程造价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建筑所需原材料和工程量是否切合实际上,因此,施工单位要针对工程概预算的实际内容分析其合理性,结合工程实际和企业自身特点
重金属污染具有潜伏期长、毒性大、难去除和可在食物链中被富集吸收的特点,从而对人类和其它生物造成很大的健康甚至生命危胁,因此,重金属污染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由于
本文通过无压浸渗法制备稀土元素Gd含量分别为0.0%、0.5%、1.0%、1.5%、2.0%的Al2O3f/Mg-6Al-0.5Nd-xGd复合材料(氧化铝纤维体积分数为20%),并对于不同Gd含量的复合材料进行了T4
目前英语教学评价注重了学生学习知识结果的评价,忽视了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评价;注重了语言智能的评价,忽视了对其他智能的评价。教师经常是评价的唯一主体,而忽视了评价对全体
固相微萃取(SPME)集样品采集、浓缩和解析于一体,具有便携、分析周期短、重现性好、无需或仅需少量有机溶剂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环境污染物的分析测定。目前,SPME的研究主要朝两
W-Cu复合材料在大功率器件中被视为一种良好的热沉材料,但随着微波器件不断小型化、高度集成、高功率的发展而产生的高发热率,现有的均质W-Cu复合材料很难满足电子基板散热性能
对创意产业区位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是认识城市空间重构机制的微观基础,本研究基于广州市2010年创意企业数据,从不同空间尺度(行政区域和邮政编码区)分析现阶段广州创意产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