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雌激素受体SNP突变的双酚A易感性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ncici6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雌激素受体属于配体引导的核受体转录因子超家族,主要包括N端域、DNA结合区、Hinge区、配体结合区和C端。外源性或者内源性化合物结合到配体结合区,改变其结构和功能,进而影响其转录活性。在雌激素受体中,N端、DNA结合区、Hinge区及配体结合区发现了很多与易感性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这些位点的突变通过相应区域构象的变化,影响蛋白与DNA的转录活性。这预示着在雌激素受体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存在某种交互关系,通过域-域之间信息的传递而影响转录。本文从这个思路出发,研究野生型雌激素受体及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K303R和Y537N突变的雌激素受体对双酚A的易感性,探讨突变型雌激素受体对双酚A易感性作用增强的分子机制。本文对包含DNA结合区、Hinge区和配体结合区的雌激素受体多个结构域进行同源模建,将双酚A分别对接到野生型、K303R和Y537N突变型雌激素受体中,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对三个体系进行结构模拟和结果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多个域的雌激素受体结构中,双酚A主要通过配体结合区和DNA结合区构象的变化,影响域-域之间的信息传递,从而影响转录活性。K303R和Y537N位点突变使得配体结合域间的二聚化作用增强;造成配体结合域与DNA结合域界面间的氢键相互作用增强;进而使DNA结合区与DNA的结合活性增强;最终导致双酚A的易感性增强。综上所述,本文从分子水平探讨了雌激素受体单核苷酸多态性对双酚A易感性的分子机制,为核受体超家族其他蛋白进行多个域的结构研究以及对环境物质易感性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指导。
其他文献
近年来,反腐败工作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显示了坚强的决心。当前,面对复杂严峻的反腐败形势,既要在案件查办上加大力
立方氮化硼在硬度上仅次于金刚石,以其所制备的陶瓷结合剂CBN砂轮在难加工材料的磨削中有着较好的磨削性能,目前陶瓷结合剂CBN砂轮常用的烧结方式为传统烧结,而微波烧结作为新兴的烧结方式,其具有烧结时间短、加热均匀、耗能低等优势;纳米Zr O_2本身对陶瓷结合剂有着良好的增韧效果,为此将微波烧结方法与纳米Zr O_2引入陶瓷结合剂CBN砂轮的制备研究当中。本文主要围绕陶瓷结合剂CBN砂轮的烧结方式、烧
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具有布置灵活及多道设防等优点,能很好的满足结构功能的需求,故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中。目前,对混凝土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框架结构或者剪力
背景:西罗莫司(雷帕霉素)作为一种天然大环内酯抗生素类免疫抑制剂,在临床上早已上市并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其抑制肿瘤增殖及抗血管生成的特性使之成为一种新型的靶向作用于m
大鲵(Andrias davidianus)是我国特有的有尾两栖类,属于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随着大鲵人工繁育技术的突破,大鲵养殖作为一种新兴特种水产养殖业蓬勃发展,但人工养殖采
目的:检测RAD51、XRCC4蛋白在食管鳞癌细胞株TE-1、ECA109和正常食管上皮细胞株HEEC及石蜡包埋食管鳞癌组织及配对淋巴结中癌组织的表达,讨论RAD51、XRCC4蛋白对食管鳞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影响。方法:1.食管鳞癌细胞株TE-1、ECA109和正常食管上皮细胞株HEEC培养及传代。2.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RAD51、XRCC4蛋白在食管鳞癌细胞株TE-1、ECA109和正常食管上
下击暴流是在雷暴天气中时常发生的一种极具破坏性的极端强风,是对近地面区域的建筑结构损害较大的短时局部强风。自研究学者从气象学角度定义下击暴流以来,国内外已有很多关
凋落物的分解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重要过程,在生态系统的碳固持和能量流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其分解速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生态系统生产力的高低和生物量的大小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单位面积集成的电子元件个数不断增加,造成电子设备单位面积的热流密度大幅提升,而设备的性能和寿命与散热能力密切相关,如何快速有效地将电子元器件产生
自复位结构相较传统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结构损伤减轻,残余位移明显减少,节约震后修复时间和费用。自复位剪力墙结构是当前自复位结构研究的热点,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单肢剪力墙